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这是6年来GDP增速首度“破7”。
能源作为反映宏观经济增势最直观产业,也被称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进入2015年以来,石油、动力煤和天然气跟随中国经济降档价格持续下跌,以电力、汽油、柴油等为代表的二次能源价格也同样低迷。
数据显示,1~9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1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增速创下了近十多年来的新低。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罕见下降。不仅如此,前三季度的原煤、焦炭(740, 1.00, 0.14%)、柴油、粗钢等品种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这些不乐观的数据背后,实体企业正遭遇着净利亏损、利润下滑、产能过剩的困境。
“能源消费总量放缓,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成定局。”安迅思研究与策略中心总监李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中国进行的一系列能源改革,也为能源价格市场化,能源消费从量到质的转变等内生的转型和升级,提供新的机遇。
煤炭领衔能源产品“拼跌”
在二次能源中,电力是一个反映经济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国家发改委在10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41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增速继续创新低;同时第二产业用电量29559亿千瓦时,下降1.0%。从发电量上看,前三季度,全国火力发电量3153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2%。
“从以往用电增速和GDP增速情况来看,二者相关系数是在0.74左右。”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近期的发布会上表示,在经济下行期,冶金、有色、化工建材、机械、电力行业产品的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1%。
据李朴民介绍,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下滑幅度比较大,特别是建材、冶金行业用电同比分别下降了6.4%和7.8%。这两个仅占GDP5%的行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影响度高达-137%,拉低全社会用电增速1.2%。
除了电力,受国际大宗商品暴跌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影响,一次能源的消费指标更加不乐观。
来自生意社的数据显示,2015年,原油价格下跌幅度为14.30%,动力煤下跌幅度为26.29%,液化天然气下跌幅度为26.20%,这些能源价格均进入了下行通道。
“这些能源价格下跌的先后顺序分别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始作俑者就是煤炭,这也是最能反映中国经济的能源产品。”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心田告诉记者,煤炭是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最高的产品,而煤炭多用于工业利用,居民生活直接燃烧原煤比例已极低,所以当中国工业用煤下滑,煤炭价格即呈现出下滑态势,其“拐点”在2012年中就开始出现。
刘心田表示,欧美国家早已告别了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时代,中国因为环境问题也提出了调整能源结构,煤炭的消费占比会逐渐减少,这也说明煤炭价格的下跌,将是一个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的长期过程。
来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煤炭产量、销量和消费量同比都出现负增长,这在以往的十年中都未出现过。其中,煤炭消费30.3亿吨,同比下降1.2%,增幅与前10年9.93%的平均值相比,回落了11.3%。
而煤炭价格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下挫。这种价格的变化,正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一个典型的代表是柴油。根据发改委的最新数据,前三季度,中国成品油消费量为20728万吨,增长2.7%,其中,汽油增长9.2%,柴油下降2.4%。
河南一家民营石化销售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汽油多用于居民自家车,而柴油主要用于工业及车用运输,更受到宏观经济下滑的影响,其公司上半年柴油销量跌幅为20%。
能源消费革命任务艰巨
继龙煤集团分流超过10万名员工后,10月20日,山西潞安集团为了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也推出了“停薪留职”的管理办法,,潞安集团要求停薪留职起步期限原则上不得少于5年。
这些个案背后,是煤炭行业整体亏损接近九成的局面。能源价格下跌、需求低迷,产业链上的企业都遭遇着利润亏损、下滑的困境。
然而,危机之下, 能源行业的改革却正“风起云涌”。
10月中旬,中央下发《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择机放开成品油价格,理顺天然气价格,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放开上网电价和公益性以外的销售电价,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在业内看来,现在能源产品价格下跌,也为中国进行的价格改革提供了时间上的良机。
刘心田认为,这种价格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明确市场的主体地位,让参与方自主定价。对于倒逼体制改革、优化过剩产能记忆打破垄断,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实际上不仅是能源价格改革,今年以来,中国先后放开了原油进口使用权、原油进口权、油气上游勘探权、推行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都说明中国的能源体制改革已经展开。
“能源消费总量下降已成事实,中国现在进行的能源革命,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李莉表示,比如对成品油行业,如今石化企业已经很少有为增加产能而新开炼厂,企业更为关注的是淘汰落后产能、升级油品质量。
这也或许能为能源企业的转型提供思考:长期以来公众将石化能源和污染划上等号,随着中国不断加强环保措施,企业如何从过去的增加产能产量,转型为产品品质和效率的提升?而这也将是中国经济升级转型的一个大问题。
但现实中,在利益驱动下,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想着环保。
本报在8月曾进行过报道,虽然用电量增速下滑,但是火电投资却逆市加码,上半年全国火电项目新投产2343万千瓦,同比增长55%。根据业内的预测,全国火电机组至少过剩1.3亿~2亿千瓦。火电加码,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弃风”“弃光”比例居高不下。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建议,打破这种怪圈,仅依靠市场是不够的,还需要国家战略层面的整体优化布局,在“十三五”规划中加强对能源结构的协调配置。
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中国进行的能源结构调整、消费革命以及体制改革,夹杂了中央、地方政府以及企业、消费者的重重利益,任务艰巨,道路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