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低迷,单纯的资源输出已经难以为继。在不利形势下,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陕西省榆林市,大力推进煤炭企业提质转型,以“分质利用、清洁高效”为思路,延伸产业链,加大煤炭就地转化力度,为整个行业发展找寻新路径。
煤价跳水倒逼思路创新
2012年是中国煤炭行业的转折点,煤价“高台跳水”后陷入低迷,产能过剩、低端竞争等业内问题凸显,过半数煤炭企业陷入困境。榆林市发改委综合科科长冯磊表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钢铁领域化解产能过剩,对小的钢铁厂进行淘汰,对兰炭和铁合金的需求锐减。另一方面,虽然榆林是国家电力建设的重点区域,但是在电力运送通道方面的限制,发出的电还不能有效送出,加上沿海地区去年以来的开工不足,用电量马上就下来了,对电煤的需求就小了。
“加上进口煤的冲击,虽然榆林产的是环保煤,是低硫高热的优质动力煤,但是由于铁路运输的制约,煤炭运输基本需要从公路走。我们这里的煤运送到沿海等地,就从每吨200多元变为五六百元,人家越南、印尼等地的煤到厂也才500元,成本上就没有竞争优势。直接的资源输出已经不能持续。”冯磊说。
恶劣形势倒逼下,作为煤炭资源富集地和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陕西省榆林市,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单纯的挖煤、输出资源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实现煤炭的就地转化,以“分质利用、清洁高效”为思路,将煤炭“吃干榨净”。
业内人士指出,榆林市煤炭资源储量2714亿吨,探明储量1377.4亿吨,煤质属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挥发分、高含油率、中高发热量的长焰煤和不粘煤。同时,榆林兰炭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承接原煤生产和载能工业的特色产业,上接原煤开采,下连载能、化工、电力等产业经济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这些为榆林煤炭工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实现产业链封闭循环
变单纯的挖煤、卖煤为依靠科技深加工,实现煤炭的就地转化,将原煤输出为清洁、高效的能源新型产品输出。这一思路为处于疲软状态的煤炭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榆林市锦界工业园区,9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已形成煤电、氯碱、煤焦、化工、载能、建材等产业片区。据锦界工业园区负责人介绍,园区目前初步建成5条产业链,促进循环发展,即煤炭向电力转化,产生粉煤灰等废弃物再向新型环保建材转化;煤炭向甲醇转化,再向烯烃及下游化工产品延伸;通过煤炭干馏产生兰炭,兰炭再转化为电石,以电石为主要原料生产聚氯乙烯;煤干馏的副产品煤焦油通过加氢制造成品油,目前已形成百万吨的生产规模;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废气用来发电,进而发展金属镁、还原铁等载能产业。如此下来,园区达到增产不增耗、增效不增污的效果,通过拉长产业链条增效,推动园区循环经济、高科技经济的发展。
神华集团、延长集团、陕煤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以及融和集团、电石集团等神木县属民营企业,先后入园建厂投产,涉及煤炭、电力、煤焦、化工、电石等多个领域,最终实现符合循环经济和资源就地再加工及下游产品不断增加的产业链条,创出了比资源输出和初级产品增长几十甚至上千倍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循环经济和资源就地转化及资源利用利益最大化,锦界工业园区先后投资16亿元,使园区企业内的废气、废水、废渣得到有效处理和循环利用,达到“废气不外放、废水不外流、废渣不外排”的生态环保目标。煤电一体化、污水处理厂和粉煤灰制品公司将园区排出的“三废”物,通过加工实现了循环再利用。园区内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电力企业产生的粉煤灰,变成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化工企业的废渣、电石泥成了生产水泥的原料,生产兰炭的荒煤废气,也成了发电和生产金属镁、还原铁等载能产业能源和生产原料……所有资源在“闭路循环、高效利用”,严格执行“生态、低碳、循环、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煤企:以分质利用延伸产业链条 找寻新的增长点
在企业层面,煤炭分质利用,已成为榆林煤炭企业的发展新思路,许多企业还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十户民营企业合股组建的大型企业,每年转化原煤600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
据北元化工集团党群工作部工作人员张健介绍,北元化工走的是分质、循环的产业路径,生产聚氯乙烯同时还会生产其他的附加产品,比如烧碱、水泥、液碱,还有电石。
“电石只是原料之一,陕北地区煤资源丰富,原煤煅烧之后转化成电石。还有一个原料是原盐。我们厂区下面是盐矿。与陕煤合作以后,陕煤的煤管道等直接就接入我们公司,我们就可以在公司内部运营了,整体来说成本降低了,没有了运输的成本。”张健说。
张健说,北元化工企业内部的主要是实现“三个转化”:原盐的使用,抽出卤水直接用于生产聚氯乙烯;煤炭煅烧成电石,然后生产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生产后的废渣废料,以及企业自己的电厂的粉煤灰一起生产工业废渣水泥。基本相当于把所有的废渣废料都利用上了,没有浪费。
分阶段的分质利用、内部循环,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之前,聚氯乙烯生产的废渣废料全部要倒掉的,而且费用很大。现在循环利用后,生产成水泥还可以增加利润。我们还有自备电厂,自用的话,电费也便宜;还有一个就是水循环,所有的水在厂区内,化工厂的废水经过净化后,可以用于生活区的灌溉、采暖等。张健说。”
另一方面,这一路径也实现了碳的零排放。原本煤炭高温煅烧制造电石中,二氧化碳会还原反应,变成一氧化碳。这一气体在过去是污染物,但是通过循环路径,北元将其用到化工生产中去,二氧化碳中就达到了近零排放。这一减排项目还可在碳交易平台上进行利润兑换,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神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洁能发电分公司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旗下控股的一家发电公司,主要使用焦炭生产中的焦炉尾气发电。“我们公司发电的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年发电量在12亿度。相对于普通燃煤电厂,全年算下来能够节省煤炭40万吨到60万吨。”洁能公司副总经理方红卫说:“过去没有发电的时候,焦炉尾气都点了‘天灯’,既浪费又污染空气。现在利用尾气发电,不仅增加了产值,而且实现了环保,减少了废气排放,极大提高了煤化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2015年3月,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在“十三五”期间核准的最大单体煤化工项目,是国家规划的重大煤炭深加工示范工程,总投资1216亿元,主要以煤炭为原料,年生产醇、酸、酯、胺、醚等10余种上百个牌号的218.65万吨化工产品,其中60%以上的产品为国内主要依赖进口的精细化学品,较现有煤制烯烃项目拓宽了加工路径,延长了产品链。这个千亿元项目也被业内认为是榆林加快推进煤炭分质利用、吃干榨净的标志性项目。
但业内人士也指出,项目规模不断扩大,还需要政府适时调控,避免出现新一轮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现在有些规划太乱,国家、地区、企业各有各的规划,这有可能造成资源的错配或浪费。因此,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价值最大化。”陕西一位业内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