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受需求疲软和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煤炭市场整体弱势运行。春节过后,由于需求恢复缓慢,煤炭库存高企,下游用户采购更加谨慎,煤炭市场信心再度遭受打击,动力煤、炼焦煤价格降幅普遍呈扩大态势。最新一期(4月1日至7日)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459元,年初以来累计下降66元,降幅达12.6%;春节以来累计下降43元,降幅为8.6%。另据了解,目前环渤海5500大卡下水煤已经偶见低于420元/吨的成交价格。期货方面,4月13日,动力煤1509合约和焦煤1509合约结算价分别为402.2元/吨和665元/吨,较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分别下降59.8元和81元,降幅分别达到12.9%和10.9%。
不过,随着市场不断走低,煤价已经越来越接近底部或者说部分煤种价格已经触底。做出这样判断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市场机制将加快淘汰部分煤炭产能。近两年,煤炭市场供求过剩日益严峻,煤炭市场整体不断走低。为了防止利润过快下滑或者陷入亏损,各企业均将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作为首选,部分公司甚至通过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来摊薄生产成本,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努力推动煤炭税费改革来为煤企减负。正是受益于煤炭成本的降低,2014年部分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才避免了亏损,获得了相对微薄的利润。但是成本的降低总有限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便降不下去了,由于部分企业前两年成本降低较多,继续压缩的空间已经不大。在今年以来煤价再度出现持续下滑,特别是3月份以来煤价降幅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陷入亏损的企业势必越来越多,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一点。
按照市场规律,随着产品价格下降,亏损企业将陆续出局,市场供应会逐步下降。具体到我国煤炭行业,近年来国有企业产能和产量占比不断攀升,由于国有煤矿由于承担着一定保稳定的社会责任,即便部分煤矿已经亏损,也还要继续坚持生产,甚至部分煤矿为了摊薄吨煤成本还会超能力生产,最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但是,我国毕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煤炭行业中也还有为数众多的非国有煤矿,市场机制也还是会发挥作用。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预计短期扭亏无望时,部分陷入亏损的非国有煤矿会率先停产甚至是破产;部分国有矿井在坚持亏损生产一段时间之后,也可能因为产品积压和银行停止贷款而导致现金流中断,最后导致企业被迫停产,最终促使煤炭总体供应得以压缩。
另一方面,未来煤炭需求形势有望逐步好转。无论是从前两个月的投资、出口等宏观经济数据,还是从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经济指标来看,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很可能会低于7%的年度目标。这也是导致今年一季度主要煤炭下游产品产量增长乏力,煤炭需求异常疲软,煤价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
李克强总理在3月15日的记者会上指出的,“在新常态下,我们会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我们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前信心。”也许正是因为一季度经济运行已经逼近合理区间下限,近期一些列意在稳定经济增长和市场信心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3月26日,国土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优化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发文,居民购买二套房的首付比例由60%降至40%;财政部、国税总局下发通知,个人购买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免征营业税的年限由5年缩短至2年。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多地也陆续出台“一路一带”对接项目。以上政策措施均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并最终带动煤、电、钢等能源原材料需求逐步回升。另外,4月7日,财政部公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办法的出台不仅为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铺平道路,也将为众多公共领域投资和基建项目开工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最终促进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综合来看,一方面随着停产矿井不断增加,部分产能被挤出市场,煤炭供应逐步压缩,另一方随着面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逐渐恢复,煤炭需求有望逐步回升,煤炭市场也将重新趋于平衡,煤价或会很快触底。但是,无论怎么说,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增速长期放缓是大势所趋,再加上出于环境考虑部分地区加大煤炭消费控制力度,未来煤炭消费很难再实现大幅增长。与此同时,由于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在建产能众多,在过剩煤炭产能没能有效化解之前,煤炭市场长期底部徘徊或将也是大趋势。因此,尽管煤炭市场可能将触底,但煤炭企业仍要做足过冬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