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镁业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logo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煤炭

陕西煤企生存现状

发布时间:2015-04-14 10:37:58 来源:三秦都市报 查看次数:

  “十二五”时期,我省煤炭经历了一系列从扩产到限产,从畅销到滞销,从暴利到倒闭等各种“热”与“冷”的严峻考验。省政府接连出台以稳煤价、保煤市、促转型为主的政策措施,企业积极响应并开展自救,煤炭下滑势头得到遏制并逐渐企稳,但其所面临的深度调整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改变。昨日,陕西省统计局一份陕西经济新常态下煤炭行业运行分析表明,煤炭行业的发展将不断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严峻挑战,煤市跌宕起伏,价格博弈导致利润分流,使部分下游行业享受产业红利;煤市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

 

  现状

  全省439户规模以上煤企“淘黑金”

 

  尽管煤炭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已经结束,但其作为我省能源支柱的地位却未曾撼动,对工业经济依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拉动和支撑作用。2014年,我省规模以上煤炭企业439户,比2011年增加20户。煤炭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5%,比2011年下降2.8个百分点。资产总计3666.17亿元,年均增长15.2%,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3%。户均资产8.35亿元,比2011年增长45.9%。

 

  尽管煤炭生产保持稳定,但在各种不利因素的累计压覆之下,煤炭行业的发展速度显著下降,导致煤炭行业对经济的贡献和拉动作用逐年减弱。剔除价格影响因素,2014年,我省煤炭行业对GDP的拉动率是1.2%,贡献率是12%。

 

  价格博弈导致利润分流部分下游行业享受产业红利

 

  我省煤炭以资源直接输出为主,增值转化能力偏弱。因此,资源优势并未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导致整个行业达产而不达效。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煤价出现拐点并开始滑入下行通道。价格博弈导致利润分流,与煤炭行业形成鲜明对比,部分下游行业正在享受的煤价下跌所带来的产业红利,尤其是电力行业,由于原材料成本压力有效缓解,盈利状况进一步改善。2014年,煤炭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35.34亿元,同比下降31.8%。盈利能力降低导致财务风险偏高,流动性降低导致经营成本加大。由于煤炭需求量下降导致煤炭大量积压,全社会煤炭库存连续34个月超过3亿吨,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供需矛盾缓和,产能扩容速度明显降低,不过,我省煤炭行业承受巨大压力加快自身优胜劣汰,扎实推进结构转型升级,逐步摆脱过去依靠规模增长的粗放模式。“十二五”期间,我省新建项目46个,改扩建项目3个,项目总投资约680亿元,总建设规模约2.8亿吨,投产规模1.7亿吨以上。

 

  走势

  煤市跌宕起伏价格仍居于低位但持稳

 

  煤炭价格是反映煤炭市场变化的风向标,也是生产、流通、消费,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器。不同于石油所形成的垄断价格优势,煤炭价格完全受其自身价值和市场供求的驱动产生波动变化。

 

  2008年,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煤价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走势,在经历了大幅跳跃过程后,2010年开始享受4万亿流动性盛宴带来的连续反弹,但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价格泡沫。2012年是煤价的分水岭,由于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外围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虚胖的煤价迅速瘦身,全年累计跌幅达26.5%。2014年上半年,价格延续下跌走势并不断刷新历史新低。下半年开始,在一揽子稳价措施下,年底煤价开始小幅反弹。2015年伊始,由于缺乏大幅拉涨的条件和动力,煤炭价格仍然居于低位但大体保持平稳。

 

  影响

  煤价“跌跌不休”直接造成工业增加值流失

 

  煤炭行业作为我省工业的动力引擎主要体现在其对工业增加值的重要贡献,煤价下跌会导致增加值总量和速度的下滑。2014年,按照不变价计算,煤炭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749.75亿元,同比增长12%。如果按照现价计算,煤炭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527.88亿元,同比增长-2.2%。由此可见,煤炭价格的下降对我省煤炭行业增加值的总量和速度影响较大。2015年前两个月,煤炭价格依然处于较低区间并呈现牛皮震荡态势,如果后期仍延续下行走势,会直接降低增加值率进而导致增加值总量和速度的下降。

 

  另外,间接导致该行业增加值率的下降,工业投资逃离涉煤领域。在当前市场竞争的作用下,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生产要素不断向优势行业集中。伴随着市场压力和煤价大跌,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减弱,使得煤炭行业的投资回报率大打折扣。但是,对下游行业形成利好刺激。由于煤炭价格下降会使以煤炭作为原材料的下游行业的成本下降,争取了部分利润空间,也间接的使相应产品的价格出现降。一方面,煤价下跌改善了电力行业的盈利状况。由于煤炭价格能够随行就市的进行调整,而电价却由于政府管制比较刚性,导致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完全取决于煤价,因此电力行业一般对煤炭价格下降的敏感性要大。

 

  有利因素

  国家煤炭生产重心西移我省区位优势明显

 

  我省煤炭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煤种齐全。煤炭资源预测总储量3845亿吨,探明储量约1700亿吨,居全国第三,也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在国家规划建设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我省就有神东、陕北、黄陇3个。其中,陕北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按照国家“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煤炭工业发展战略部署,全国未来煤炭的增量最主要依靠内蒙、陕西、山西、宁夏、甘肃等省份。预计“十二五”末,西部煤炭产量19.94亿吨,约占全国规划总量38亿吨的一半。

 

  煤炭工业发展未来发展空间大

 

  据了解,到202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占60%左右,从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看,近年来,我省先后完成了百万吨级煤炭直接液化、间接液化、60万吨煤制烯烃、20亿立方米煤制气示范工程,标志着我省现代煤化工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全省25个煤炭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十二五”以来,国家先后核准了一批大型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建设项目,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举转变战略已经启动,未来煤炭行业的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还将继续推进,产业集中度将继续提升,大型煤炭企业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必将为煤炭工业发展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另外,政策助推和行业自救是最直接的动力。

 

  不利因素

  产能过剩问题短期内难以有效化解

 

  尽管随着煤炭行业脱困政策发挥作用,煤炭行业出现回暖迹象,但也必须看到,煤炭行业持续回升的基础仍不稳固。一方面,我省宏观经济当前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并且经济结构调整将在一段时期内继续进行,经济换挡期将影响煤炭消费总量,煤炭消费增速由前10年年均增长10%左右回落到3%左右,全国煤炭需求量也在4%-6%之间,短期内煤炭的需求大幅上涨的概率较小。另一方面,去产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仍是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从企业层面,为获得短期的现金流量来弥补固定成本和资金链风险,普遍选择“以量补亏”的策略继续扩大生产,从而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让未来整个煤炭行业的去产能形势雪上加霜。

 

  煤炭行业整体实力有待加强

 

  煤炭企业作为资源型产业,需要大量资本、技术和人才的长期投入,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只有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才能有效组织大型生产和标准化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投入成本,从而提高产能和资源的利用率。2014年,我省资产达百亿的煤炭企业有6户,占全部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的1.4%。在全国的煤炭企业营业收入百强企业中,我省仅有4户,山西17户,内蒙古16户。在全国31家上市公司中,我省仅有1户。单纯就产量而论,我省煤炭的确实现逆势增长,但应该看到具有比较优势的煤炭企业的产量是同比减少的。

 

  环保压力加大煤炭消耗将进一步降低

 

  新常态下,由于群众对治理雾霾和改善环境的要求更加迫切,国务院公布了史上最严厉的空气污染防治计划,并已经开始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按照该计划,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鉴于“减煤”任务的形势严峻,使得煤炭行业发展潜力和空间受限。

 

  展望

  煤炭行业或长时间保持中低速增长

 

  今年,由于神华、中煤、同煤、伊泰四大煤炭企业联合保价带动各地煤炭企业纷纷限产保价,煤价开始逐步企稳回升市场可期。然而,国内煤炭企业没有像石油企业形成垄断,煤炭价格未来仍有可能继续下跌。并且从中长期来看,受宏观经济增速减缓的不利影响,国内各个主要煤炭消费行业的景气程度短期内较难恢复,主要工业品生产的增长仍将保持继续放慢态势。新能源、洁净能源替代的加快推进及节能减排的力度加大将导致煤炭需求增长承受结构性压力。此外,煤炭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加剧价格竞争,以及沿海发达地区加大对进口低价煤炭的采购量都会导致未来煤价仍有进一步走低的可能。

 

  综上所述,陕西省统计局认为,从经济发展形势来看,2015年煤炭需求具备小幅回升的基础,煤炭价格的阶段性调整接近尾声,煤炭行业出现恢复性增长的概率较大。但从较长时期看,由于煤炭行业的增长归根结蒂是以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为前提,而我省经济的新常态化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因此,煤炭行业保持中低速增长有可能长时间占据主导格局。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共 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推荐
IMF警告美国债务将冲击全球金融市场

IMF警告美国债务将冲击全

IMF在其有关美国经济政策的年度报告中指出,“不利的财政结局
最新信息
关于我们  |  诚征英才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陕镁集团_陕西省镁金属电子商务中心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4093号-1

Copyright @ 2011-2016 Shaanxi e-Commerce Center of Magnesiu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