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持续低迷,煤企已到了拼实力、拼管理、拼成本、拼市场的关键时刻。2015年煤炭价格弱势运行不可避免,煤价将继续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浮动。但浮动幅度正在收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煤炭行业必须壮士断臂,淘汰部分落后煤矿,才能实现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供销平衡。
能源结构不断升级
去年,丰水期水电大量增加,消化了我国夏季用电高峰值,燃煤电厂首次出现用电高峰期未满负荷生产的情况。环保重压之下,清洁能源必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从能源消费结构看,石化比重正在下降,非石化能源消费量从2013年的标准煤3.7亿吨增加到2014年的4.3亿吨,而煤炭消费量从2013年的标准煤24.8亿吨下降到2014年的24.7亿吨。我国煤炭资源总量曾占一次能源资源总量的90%以上,而未来数年该比重将控制在62%以内,非石化能源消费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国家制定清洁燃煤标准后,一部分高硫、高灰的劣质煤炭将被迫停产退市,煤矿废水、矸渣等排放成本将进一步提高。尤其京津冀周边,环保措施将更加严厉,逼迫煤炭企业认清形势,及早进行规划,以闯过环保硬关口。
外煤冲击国内市场
2009年我国由煤炭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之后,2011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2013年进口量达到最大值3.27亿吨,占当年全国煤炭产量36.8亿吨的8.89%,而2014年进口煤总量稍有下降,至2.9亿吨,占当年全国煤炭产量38.7亿吨的7.52%。2014年进口煤数量下降,一是由于我国提高了部分煤种的进口关税,二是由于国内市场低迷。我国煤炭消费量占全球煤炭产量的一半以上,蒙古、澳大利亚、印尼、巴西等国的市场根本消化不了自己的产能,一些煤矿的市场就是针对中、日、韩等国家,预计2015年我国煤炭进口量仍会在2.5亿吨以上。
进口煤具有质优价稳、规模运输的优势,一度占领我国东南沿海煤炭市场。国际油价下跌,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相对我国内陆煤炭而言,进口煤在东南沿海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
产能过剩顽疾未愈
中国工程院谢克昌院士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王安建教授的研究显示: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天花板”为45亿吨,而现有产能已超过40亿吨,在建规模10亿吨以上,且进口仍将保持较大规模。这意味着,煤炭行业产能过剩。
为摆脱这种局面,从2009年开始,山西省政府就着手进行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技术改造,煤矿数量由2598处减至1053处,办矿主体由2200个减至130个。煤矿减少了,煤炭的设计生产能力却较整合前有了大幅度提升。
在山西,煤质好的煤矿可在成本之外略有盈余,煤质差的煤矿连成本都保不住,但多数煤矿仍不限产,只要煤仓能放下,就持续生产,致使全省煤炭库存大幅增加。
另外,强大的在建产能紧盯需求变窄的煤炭市场,就像秤砣压着秤杆。2015年煤炭价格下行压力不减,煤炭经济只能保持低位运行态势。
煤企须及时调整布局
面对当前的煤炭市场,各大煤企都在调整战略部署。常规措施如关闭效益不佳的煤矿、向低成本的采煤工艺靠近、自己生产所用原材料、限制产量以销定产、降低员工工资、富余员工向其他产业转移,等等。
私营企业好调头,纷纷向非煤领域探索拓展,不过,私营煤企受制于高额的资源价款和技术改造投入,也是压力山大。山西省各大煤企由于煤炭资源整合而盲目扩张、增加贷款、扩编员工,所整合的资源相当一部分处于各大煤田的边角地带,地质条件和煤炭质量不尽如人意,普遍面临资金成本上升和员工过剩的双重压力。
自联盛集团1500亿元互保联保集体违约事件后,各银行都紧缩银根,谈煤色变,不敢向煤炭行业注入资金。仅部分没有盲目扩张、资金较充足的煤企情况稳定,以销定产依势而动,能够抵御煤价下行的压力。山西省国有大型煤企基本都是上市公司,近年来股价一直在低位徘徊。现在多数煤企都存在观望等待心理,苦苦期盼市场复苏。
金融衍生品助力行业突围
煤炭行业在更新经营管理,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应积极探索煤企各类资产证券化,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引入期货交易机制开展套期保值。世界原油第一大国沙特阿拉伯正是利用国际石油期货交易平台,有效应对了原油暴跌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黑天鹅”事件,实现了原油价格无论涨跌都稳定增收的效果。
目前,我国国内的三家大型骨干煤企中能、神华和兖州煤业均已进入动力煤期货交易市场。山西省省长李小鹏也多次表示要以动力煤为试点,引入期货交易机制,并有可能逐步扩大到焦煤和化工用煤。越来越多的山西煤企在积极尝试涉足郑州动力煤、大连焦煤的期货交易市场。尤其在当前形势下,煤企进入期货市场是大势所趋,各煤企应与时俱进,充分认识煤炭期货市场交易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期货市场避风险、增收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