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陕西省最大的省属煤炭企业,陕煤股份主要从事煤炭采选、加工和综合利用等业务,主要生产优质动力煤。目前,陕煤股份煤炭地质储量174亿吨,可采储量105亿吨,位居国内煤炭上市公司前列。
2008-2010年,陕煤股份原煤产量高速增长,权益原煤产量分别为3150万吨、4355万吨和5927万吨,复合增长率73%;收入分别为140亿元、175亿元和317亿元,复合增长率50%;净利润分别为19亿元、22亿元和55亿元,复合增长率72%。
与中国神华、中煤能源两家煤炭公司相比,陕煤股份的储量可与前两者比肩,产量相对较小但过去三年成长性突出,然而未来三年产量增速或将放缓。
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陕煤股份三家公司主要生产的煤炭品种均为动力煤,矿区所在地也是中国煤炭资源排名前三的内蒙古自治区、山西和陕西。截至2010年末,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煤炭资源储量为179.96亿吨、185亿吨;截至2011年6月,陕煤股份煤炭资源储量达到174.07 亿吨。
其中,中国神华是中国最大的煤炭公司,主要煤炭储量煤层埋藏浅、倾角小、煤层较厚、地质状况稳定、地质构造简单,且大多数煤层瓦斯含量低,这些条件非常有利于开发和经营大型煤矿,有利于采用高度机械化的长壁综采和连采掘进的方法,单位产能的投资规模和经营成本相对较低,经营效率和安全性较高。
同时,中国神华拥有煤炭-铁路-港口-航运-电力-煤炭代购代销等上下游整合业务。中国神华的收益比较稳定,因为电价的波动极小,而煤价的波动可以被因为上下游一体化而抵消。2008-2010年,公司毛利率维持在46%-49%的高位,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20%左右,波动较小。
按产量计,中煤能源是中国第二大煤炭公司,产量规模约为中国神华的一半。公司所拥有的平朔矿区是中国最大的动力煤产品出口基地之一,动力煤质量优良,具有热值高和灰熔点高的特点,且地质条件有利,开采效率很高。近年来,中煤能源获取资源的速度迅猛,资源储量已经超过神华。
三家公司中,中煤能源的毛利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最低,毛利率在33%-42%之间,波动幅度较大,净资产收益率约10%左右,只有中国神华的一半。中煤能源毛利率之所以较低,是因其煤炭装备制造业、焦化业务和其他业务的毛利率都很低,只有不到20%。而中国神华的电力业务、铁路业务的毛利率都很高,分别达到25%、60%。
陕煤股份的毛利率与净资产收益率位于中国神华与中煤能源两者之间,毛利率稳定在40%以上,但净资产收益率却波动较大,2009年、2010年分别为13.79%、27.14%。另外,上市后,随着股本的扩大,陕煤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将在短期内被摊薄。
从煤炭产量看,陕煤股份增长最快,中煤能源次之,中国神华已进入平稳增长期,增速最慢。然而,从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长率来看,陕煤股份基数较小,增长最快,中国神华却较中煤能源更为稳定。
2008-2010年,中国神华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0.48%、13.24%、25.35%,中煤能源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5.09%、2.77%、32.64%;中国神华净利润增长率为21.82%、19.17%、22.34%,中煤能源净利润增长率为3.69%、11.25%、6.73%。
在资产营运能力方面,中国神华总资产的周转能力有所加快,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能力均有所改善,但因由于其盘子大产业链长,造成一些指标不是那么的理想。中煤能源在2009年总资产周转率有所下降,主要有一部分是因为受存货周转率下降的原因,2010年稍有所改善。目前来看,由于陕煤股份是拟要上市的公司,资产比较优良,在三家公司中,资产周转指标最好。
三家公司中,中煤能源销售费用最高,其次是陕煤股份;中国神华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最高,其次是陕煤股份。中煤能源的销售费用为何如此之高?查阅明细表发现,中煤能源的运输费和港杂费是一笔很大的成本,2010年期间运输费用达74亿元,港杂费达10亿元,相比三家企业,中煤能源的运输成本比较大些。
中国神华和中煤能源下游用户大部分为南方用户,矿区在北方的内蒙、山西、陕西等地,途中运输要经过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中国神华有自己的铁路专列,黄骅港是自己公司旗下的煤炭港口,运输能力完全可供公司运输,而中煤能源在这点上逊色很多,虽然煤炭售价大约都在420元/吨,中煤能源在成本上不占什么优势,运输方面没有控制权。并且中煤能源主要资源在山西,同比山西还有其他五大煤炭集团竞争运力。
相对于中煤能源,陕煤股份要比较好些,运输是煤炭运输的最主要的瓶颈,陕西省运输方面比山西相对较差,比内蒙古相对好些,陕煤股份是地方企业,重组整合后,就这么一家大型煤炭企业,运输方面不存在什么竞争,且陕煤股份省外销售占比较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运输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