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受全球经济增速回落、欧债危机持续恶化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国际动力煤价格指数大幅下挫,数次刷新2011年度新低。需求低迷市场短期难以好转,但受冬季用煤高峰临近的影响,12月国际动力煤市场“跌跌不休”的局面将有望缓解。受全球经济放缓和澳洲煤矿复产的影响,11月份国际炼焦煤价格持续下跌,短期来看,经济不景气致使下游需求萎靡,国际炼焦煤市场仍将维持低迷,呈现盘整下行态势。
国内方面,11月份,我国主要电力企业电煤库存持续高位,动力煤购买意愿不强。受天气影响,港口库存也居高不下,煤价呈下跌态势。内陆方面,部分煤矿检修停产,煤炭供应减少,资源紧张,煤价整体稳定。预计后期对市场不利的因素仍将持续,但冬季储煤需求会起到一定支撑作用。炼焦煤方面,全月延续弱势下滑态势。后期国内炼焦煤市场仍会维持弱势。但临近年末,焦煤供应将陆续走紧,市场会逐渐企稳。
煤炭海运方面,进入11月,在恶劣天气导致多次封航、煤炭价格持续走跌、下游电煤库存依旧高企及国家即将出台“限价令”的市场传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延续了此前的下跌行情,全月跌幅11.1%,较前月收窄了2个百分点,跌势明显趋缓。目前沿海煤炭运价已基本触底,预计后期下跌空间不大,但短期内仍将保持低迷。
一、国际煤炭市场
1、动力煤:11月国际动力煤价格再创年度新低,短期难以好转
11月份,受全球经济增速回落、欧债危机持续恶化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国际动力煤价格指数大幅下挫,已数次刷新2011年度新低。截至11月25日,国际三大港口动力煤价格指数跌幅明显增大,南非理查德港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101.72美元/吨,周跌幅高达4.33%,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和欧洲ARA三港市场动力煤价格指数分别报收于111.98美元/吨和112.18美元/吨,周跌幅分别为1.50%和2.51%。
全月来看,国际三港动力煤价格指数均较10月末下跌5%以上,其中南非理查德港指数较10月末下跌6.98美元/吨,月跌幅达6.42%,为三港中跌幅最高;纽卡斯尔港指数较10月末下跌5.91美元/吨,月跌幅为5.01%,欧洲ARA指数较10月末下跌6.34美元/吨,月跌幅为5.35%;三大港口动力煤价格均已连续下跌超过8周,国际煤炭市场维持低迷态势。
从近两月的情况来看,宏观基本面情况对国际煤价的影响已大于供需形势的变化。我们认为,包括欧债危机不断恶化蔓延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已完全主导了市场,包括基本金属、农产品等主要商品的跌势“只有先后、无一遗漏”,尤其是铁矿石等现货市场定价的商品也大幅下挫,显示出经济增长放缓已逐渐影响到实体经济的需求。需求持续低迷、消费信心下降和用户对后市普遍看淡最终导致国际煤炭市场走弱,消费疲软。而南非动力煤市场更是在欧洲市场疲软需求和强大出口竞争对手的双重夹击下,跌幅巨大,理查德港动力煤价已跌至100美元关口,且短期形势难有起色。
目前来看,欧债危机仍有蔓延扩散的可能,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持续加深。摩根士丹利、瑞银和花旗集团等众多机构纷纷下调全球增长预期,花旗集团甚至悲观的预期,2012年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将下滑1.2%,全球经济增速仅为2.5%。市场担忧情绪持续,欧洲需求低迷,短期全球动力煤消费市场难以好转,但受冬季用煤高峰临近的影响,12月份国际动力煤市场“跌跌不休”的局面将有望缓解。
2、炼焦煤:市场低迷跌势不减 短期盘整下行长期看好
受到全球经济放缓和澳洲煤矿复产的影响,11月份国际炼焦煤价格持续下跌。截至11月27日,澳大利亚优质硬焦煤离岸价继续下跌2.1%至240.0 美元/吨(连续18 周累计下跌21.1%)。
据知情人士透露,近期韩国浦项钢铁与澳大利亚焦煤供应商英美资源达成2012年1季度焦煤合同价235美元/吨(FOB),较2011年4季度的285美元/吨(FOB)下降17.5%。至此,2012年1季度的日澳主焦煤季度长协价较2011年高点下跌29%。有机构认为,2012年国际炼焦煤价格降幅将维持在20%左右。
11月23日,澳大利亚下议院正式通过资源税(MRRT),征收对象为煤炭和铁矿石生产企业。该法案已提交上议院审核,预计2012年1季度正式获得批准,从2012年7 月1 日起生效。由于澳洲焦煤占全球市场比重较大,出口约占全球海运市场的63%,预计MRRT的实施将对炼焦煤的国际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受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景气因素影响,钢材需求持续萎靡,面对资金链的日益紧缩,全球钢厂限产力度不断加大,短期来看,不利因素占据上风,国际炼焦煤市场仍将维持低迷,呈现盘整下行态势;但长期来看,我们认为MRRT 开始实施的2012年3 季度,国际炼焦煤价格将会出现反弹。
二、国内煤炭市场
1、动力煤:成交清淡 港口煤价连跌三周 后期或仍小幅下滑
11月份,我国主要电力企业电煤库存持续高位,动力煤需求低迷。受天气影响,港口库存也居高不下,煤价呈下跌态势。内陆方面,接近年末,部分煤矿检修停产,煤炭供应减少,资源紧张,使得煤价整体稳定。
港口方面,环渤海地区动力煤平均价格先持平两周后连跌三周。港口平仓的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从853元/吨跌至847元/吨,月累计跌幅为6元/吨。截至11月30日,秦皇岛港5800大卡、5500大卡、5000大卡以及4500大卡动力煤最低平仓价分别为895元/吨、840元/吨、735元/吨和635元/吨,较10月末每吨分别下跌5-15元/吨不等。
从市场层面来看,进入11月份之后,全国主要电力企业的电煤库存充足,11月10日攀升至7650万吨的高位,比10月末增加了160多万吨,全月电煤库存可用天数均保持在21天左右的较高水平,电厂对煤炭的采购意愿不强。此外,因为大雾等天气原因,北方港口多次封航,港口库存也达到高位。截至11月29日,秦皇岛库存已跃升至751.7万吨高点,创下近三个月来的新高。28日港口吞吐量创十一月份的最低值(23万吨),29日吞吐量连续两天保持在30万吨以下的低位(27.8万吨)。同时近两个月持续较高水平的煤炭进口也削弱了沿海消费地区对内贸煤炭的依赖程度。
煤炭产地方面,山西地区11月整体运行平稳,成交较为清淡。受运力紧张影响,部分地区价格小幅上调。但下游行业采购意愿不强,加上资金缺乏,虽月底山西有部分煤矿关停,供应减少,但价格仍旧持稳;山东地区全月因为季节性因素和节假日煤矿检修等影响,动力煤产量较前期有所下降,资源偏紧,需求比较旺盛,价格高位平稳。枣矿、肥矿、新矿集团等还购买省外煤炭以补充资源不足,来保证动力煤的合同兑现率;陕西地区11月电煤保障供应紧张,当地煤矿由于10月份的安全事故,纷纷检修停产,对供应影响较大,需求方面随着冬季取暖和用电高峰期的来临也急剧增加。
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30日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对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同时适当调整电力价格,试行阶梯电价制度。电煤价格调控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适当控制合同电煤价格上涨幅度,明年合同煤价涨幅不得超过5%。二是对市场交易电煤实行最高限价。三是全面清理整顿涉煤基金和收费。此举旨在适当缩小合同煤与市场煤的价差,调动煤炭企业保障合同煤供应的积极性,保持煤炭市场价格稳定。
我们预计,当前电力企业已基本完成煤炭冬储,又受制于资金紧张,下游需求对市场拉升动力不足。加之发展改革委的限价政策,市场观望情绪更加浓厚,采购热情进一步降低。但季节性因素仍会对动力煤市场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动力煤价格下调的幅度不会太大。
2、炼焦煤:全月弱势运行 后期资源紧俏有望企稳
11月份,国内炼焦煤市场整月延续弱势下滑态势。钢厂炼焦煤采购价格走低明显,接货意愿较差。焦化企业也继续限产。市场对后期持悲观情绪较多,观望情绪浓厚,成交清淡。但由于部分煤矿限产,资源紧俏,焦煤价格下跌幅度逐渐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