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官员和专家学者23日在此间举行的“能源·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电力在中国未来能源转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去年消耗的能源总量达32.5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认为,未来能源消费增速将趋缓,但总量还将持续增加,到2040年可能年消耗60亿吨标准煤,发电装机容量由目前的10亿千瓦发展到30亿千瓦左右。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认为,届时的能源结构更为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替代煤电的主导地位。“将以3亿千瓦的核电为基础,以5亿千瓦水电为调节,以5亿千瓦风电和10亿千瓦太阳能发电为重要发电来源,以5亿千瓦煤电为补充。”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主任葛正翔认为,未来我国能源格局将呈现“能源结构清洁化、能源开发基地化、能源调运跨区化、能源平衡全国化”的特征。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的一份报告认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将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15%,达到7.7亿吨标准煤,其中84%的非化石能源将转换为电力进行消费。而随着煤炭和天然气更多转化为电力以及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将由2010年的20.9%逐步提高到2020年的27.5%。
研究数据显示,到2015年全国能源跨区调运总量将由2010年约12亿吨标准煤上升至17亿吨,其中发电能源跨区调运总量将由2010年的5.2亿吨上升至8.5亿吨。
与会专家同时指出,目前电力行业受困于煤电矛盾,反复出现“电荒”,亟须理顺电价机制,使电力走上健康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