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各地区上半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结果并不乐观。在国家发改委所确定的预警等级上,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8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一级,显示节能形势十分严峻;河北、江苏、浙江、陕西等8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二级,显示节能形势比较严峻。这些节能形势严峻的省区数量,占到了统计总数的一半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开始陆续出台各种措施,预示着新一轮限电、限批的开始。
无疑,这次还是化工行业首当其冲。
化工能耗确实出现反弹
从各地政府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看,化工在各地能耗增加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甘肃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今年上半年,甘肃万元GDP能耗上升1.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去年同期增长1.55%,没有按计划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3.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6%的目标任务。有关方面表示,能耗持续走高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高载能行业能耗增速大是重要原因,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能耗呈两位数以上增长。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为6244.5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3%。随着当地一些大型煤化工项目的投产,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能耗增幅高达39.8%,拉动全区能耗上升4个百分点。此外,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96%,不降反升,主要原因是当地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焦炭等耗能产品产量增长迅猛,带动了全区单位GDP能耗快速增长。特别是包头市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化工行业能耗占当地总能耗的比例很高。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能耗同比增长6.8倍,增幅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是带动当地能耗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湖南省统计局最近公布,1~5月全省规模工业综合能耗2741.5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3%。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合计为2164.67万吨,占规模工业能耗比重的79%,综合能耗同比增长7%。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能耗同比增长3.9%。
今年1~5月,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为1405.0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7.3%;同期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能耗同比增长4%。其中无机碱制造业、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业和氮肥制造业3个分行业能耗为175.17万吨标准煤,占化工行业总能耗的73.5%,较去年同期增加0.9%。
今年上半年,陕西榆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1049.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4%。
七成以上的行业能耗上升,其中增速超过10%的行业有14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其中之一,拉动全市能耗增长4.5个百分点;该行业能耗增速超过全市平均增速,同比增长22.9%。
今年上半年,广西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为426.09万吨标准煤,较去年同期增长8.08%,虽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能耗比同期有所下降,但仍为53.10万吨标准煤,居全市第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此,一些专家作出了分析。
受“十二五”开局影响。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产业发展部行业处副处长李永亮告诉记者:“我知道上半年化工行业的能耗增长比较快。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今年行情比较好,企业的开工率普遍较高;二是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新上的项目比较多。”
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秘书长王文堂对记者表示,去年下半年,为了完成“十一五”节能指标,很多化工企业都处于减产的状态。而到了今年上半年,一些高耗能的企业没了节能压力,恢复正常生产,因此今年上半年化工行业能耗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