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领导者,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环境工程公司阿米那成为中美双方合作签约企业之一,于9月23日在美国能源部官员、中方官员和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负责人员的共同见证下,与中国大型发电厂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盟国际”)签署了一份关于利用阿米那综合分馏常规发电(IFCG)技术共同建立全球首项多联产设施的合作备忘录。正如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所说:“此次合作签署,充分体现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合作将如何造福于两国,同时减少煤炭电力部门的碳排放量。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由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发起的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的旗帜之下,中美双方的合作已结硕果。”
通过与拜耳公司合作,并在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CERC的合作框架下,阿米那研发出一种可在现有燃煤发电设备上拓展其功能的突破性技术。根据此合作协议,阿米那将运用此技术助力格盟国际减少其现有燃煤发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并在发电的同时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碳氢化合物。
记者了解到,虽然还处于试点阶段,但是该创新技术是煤基生产中间化学产品的新技术,与当前所使用的油基生产技术相比,生产成本和污染物排放量都相对降低。阿米那董事长威廉·拉塔先生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这种创新设计在生产化工原料的同时还能生产热能,热能再转化为电能,因此极大地降低了能量损耗和生产成本。重点是,与目前普遍使用的、以煤为原料的化工生产工艺相比,该项技术将提高能效两倍,并降低80%左右的废气排放量。”
该新技术被完全采用时,能通过提供可行、高效、低污染的替代方式,从煤炭而非石油中,分离化工物质,用作建筑行业广泛使用的日用塑化品,将为整个化工行业提供巨大的效益。该技术也可以被运用在世界上任何常规燃煤发电设施上并提高其运行效率。“今天为阿米那翻开了新的篇章。因为它标志着我们为该项突破性技术成为现实迈出了一大步。我们很高兴能与格盟国际合作,展示我们的新技术。”拉塔说。
格盟国际副总经理任晓彤也对此项合作持乐观态度。他说:“这种伙伴关系将有助于本公司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它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们有信心通过与阿米那的专家和工程师齐心协力、良好合作,成功地完成该项目。”据了解,第一台IFCG设备将安装在格盟国际位于山西的工厂,预计将在2012年上半年全面投产。项目初期将对阿米那IFCG系统进行规模示范,并在此基础上联产电力和高价值的碳氢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