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镁业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logo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一季度榆林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5-04-27 16:09:28 来源:榆林日报 查看次数:

  一季度,榆林市经济增长明显回落。根据市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经初步核算,一季度我市实现生产总值545.4亿元,同比增长2.5%,总量同比减少48.71亿元,增速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低于预期,经济运行呈现“低位开局”态势,下行压力不断增大。

 

  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当前经济运行环境中有哪些对我们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本报今日对此进行解读,探究一季度经济运行“低位开局”的背后——

 

  A 农村经济平稳 工业经济回落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初步核算,一季度榆林市实现生产总值545.4亿元,同比增长2.5%,总量同比减少48.71亿元,增速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6亿元,增长4.8%,增速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63.08亿元,增长1.1%,增速同比回落6.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72.66亿元,增长5.8%,增速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平稳。近期降雨保墒,春耕备耕加快推进。一季度设施蔬菜3.24万吨,增长1%。猪、羊、家禽存、出栏同比大多增长,肉、禽蛋、奶类产量也保持平稳增长。

 

  工业经济回落。全市67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季度累计完成产值662.2亿元,下降10.4%,回落14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增加值349.94亿元,增长1%,回落7个百分点。

 

  从各县区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横山增长122.8%,绥德、米脂、佳县均呈两位数增长;榆阳、神木、靖边、定边、吴堡5县区则为负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横山增长81.5%,为全市最高,其次是佳县、米脂、绥德、府谷也为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6.4%、5.6%、12.3%;靖边、定边、吴堡3县则为负增长。

 

  五大支柱行业中,降幅最大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及石油加工炼焦业,下降均在27%以上。

 

  但在一季度20种工业产品产量中,除5种工业品呈负增长外,15种工业品呈正增长,其中6种工业品呈两位数增长。

 

  投资降幅收窄。一季度,榆林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62亿元,同比下降5.5%,降幅收窄36.9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61.92亿元,下降1%;房地产投资2.7亿元,下降53.9%。分县区看,除靖边县外,其它11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均同比增长。

 

  特别是房地产,投资下降迅猛。全市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减少3.75亿元,仅房地产投资就减少了3.15亿元。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完成2.7亿元,增速由上年的162.6%下降为53.9%。

 

  同时,我市消费市场趋稳,一季度全市消费品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98亿元,增长7%。财政收入下降,一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135.23亿元,同比下降8%。存贷款小幅增长,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10.44亿元,同比增长5.7%。各项贷款余额1970.58亿元,增长5.8%。

 

  B 客观原因大于主观原因

  ——一季度经济下滑的原因分析

 

  那么造成我市一季度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对此,市委、市政府进行了认真分析研判。

 

  原因之一:

  国内工业产品价格低迷

 

  从工业产品价格看,重点监测的20种主要工业产品价格除原盐、天然气两种同比持平外,其他18种同比均有下跌。煤炭价格较去年同期每吨下降100元,原油价格由去年同期4448元/吨下降至今年的2261元/吨。仅长庆、延长两户企业一季度就减产75亿元,影响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13.8个百分点。

 

  原因之二:

  限产保价影响产能释放

 

  从国家政策看,限产保价政策影响了煤炭产能释放。一季度,榆林市14户中省煤矿中的10户企业同比减产,累计同比减产690万吨,影响产值近20亿元。

 

  原因之三:

  统计方法不尽合理

 

  从统计方法看,能源产品价格指数不尽合理。1至3月份,煤炭价格每吨下降61元,价格指数应在60%以下,但统计指数却上升2.17个百分点,达到82.12%;原油价格同比下降49%,价格指数应在75%以下,但统计指数只下降了3%,为86.68%。仅这两项价格指数就拉低该市工业增加值7.5个百分点。

 

  另外,一季度,通常处于动态观测和政策酝酿阶段,一般为全年增长最低点,当前形势符合全国、全省经济增长的普遍规律。

 

  市委、市政府认为,虽然受宏观经济下行、能化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等不利因素影响,该市经济继续下行,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但当前经济出现的速度变化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规律,增速回落的客观原因大于主观原因,市场原因大于自身原因。

 

  C 困难是暂时的

  ——榆林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增长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

 

  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普遍的,榆林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增长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战略层面

 

  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地位没有变。2014年,全市煤炭、原油、天然气、金属兰炭产量分别占到全国总产量的9.4%、5.8%、12.5%、60%和52%,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能化基地。《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进一步确立了我市大型煤炭基地、煤电基地的战略地位。“西电东送”电源点及通道已纳入国家规划,榆林市能化基地建设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榆林产业核心竞争力没有变。榆林煤、榆林兰炭低硫、低灰的减霾效应进一步显现,2014年,榆林煤炭销量增速超过全国1.6个和4.7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20类主要工业品有15类产量正增长。

 

  榆林经济发展基础没有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建事早、动手快,及早转方式调结构,投资超百亿元项目已建成4个、在建7个、开展前期工作7个,还实施了5个50到100亿元、19个10到50亿元等一批重大项目,汇集了煤制油、煤制芳烃、煤制烯烃、煤油共炼等一批全球领先的高端装置,主动转型的积极效应正在释放。

 

  今年机遇

 

  中省定向调控力度加大。随着国家下调电价、降准降息、清理涉企收费、松绑房地产政策、增加中西部地区基建投资、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等政策效益的不断显现,将会拉动钢材、建材、化工及其下游需求,榆林市能化产业将会从中受益。特别是本月19号央行年内第二次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出放宽货币政策的积极信号,对缓解该市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十分有利。

 

  新增产能将继续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中煤甲醇醋酸系列深加工、靖边能化园区一期、华电榆横电厂3个建成项目将全面达产,榆横煤洁净综合利用、神华甲醇及下游加工等12个项目将建成投产,可新增工业增加值110亿元;加之煤炭整合矿井、洗煤行业提升、兰炭市场拓展等存量产能的释放,新增工业增加值可望达到180亿元。

 

  项目建设进入黄金施工期。能源化工基地座谈会议期间该市集中开工了12个项目,4月16日又集中开工了14个项目,计划6月份还进行一次集中开工仪式。随着这些项目的加快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回升,将有力推动经济增长。

 

  特别是第十三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要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要主动承担起责任与使命,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努力在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当好“新引擎”,在全省追赶超越中当好“领跑者”,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中当好“排头兵”。市委、市政府已经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第十三次能化基地建设座谈会精神的19条意见,为圆满完成能化基地建设各项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D 打有准备的仗

  ——对未来困难要有充分全面的估计

 

  市委、市政府指出,经济下行压力在继续加大,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前所未有,因此必须对困难有充分全面的估计,打有准备的仗。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主要有:

 

  一是宏观经济持续下行。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长7%,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全省经济增长6.9%,低于全国水平,省委判断全省经济正在触底,还有继续下行的可能性。

 

  二是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目前,国内煤炭、甲醇、炼油、聚氯乙烯、铁合金、金属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均低于75%,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同比降幅均在14%以上,其中煤炭、铁合金、金属环比分别下降2.1%、6.5%和2%。市内规模以上企业平均产销率已经低于96%的警戒线。

 

  三是先行指标继续趋缓。3月末贷款余额增速低于上年同期7.7个百分点;1至3月客货运周转量增速同比放缓1.5个百分点;1至3月全社会用电量下降7.2%,其中工业用电量下降9.2%。

 

  四是企业经营普遍困难。各大银行普遍压缩信贷规模,加之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困难,自有资金不足,民间借贷基本停滞,部分民营企业资金链濒临断链。

 

  五是金融潜在风险加大。全市不良贷款率快速上升,信用环境恶化,房地产风险、民间融资风险多重叠加,金融潜在风险不断加大。

 

  E 有的放矢 精准发力

  ——“九抓九促”保平稳增长

 

  对今后的工作,市委、市政府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发力。要认真贯彻第十三次能源化工基地座谈会精神,全面落实中省及我市关于稳增长的系列政策举措,有的放矢、强化举措,确保二季度止跌回稳、平稳增长。

 

  抓市场促工业。工业是我市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运行调度,促进产销衔接,确保产销两旺。重点抓好加大产品促销力度、新增产能释放、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与中省企业对接四项工作。

 

  抓项目促投资。二季度是重点项目全面启动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倒排工期、夯实责任,力争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一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二要激活投资活力,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四要做好投资监测预警。

 

  抓城建促提升。今年城建的重点工作已经安排,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心城区建设的项目要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各县区要创新投融资模式,抓紧实施基础设施项目,确保今年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抓好卫生整治和城市绿化工作,努力形成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城市新风貌。

 

  抓民生促消费。民生工作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今年重点要抓好民生“十件实事”和创新社会治理“十件实事”。

 

  抓金融促稳定。金融是市场经济的命脉,我们必须把金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研究和把握。一方面要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

 

  抓调整促转型。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摆脱经济下行、走出资源依赖、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今年,我市将出台《榆林市工业经济“三年大转型、大调整”实施意见》,坚定不移推进资源深度转化,促进能化基地向高端化迈进。要继续推进兰炭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型产业。

 

  抓改革促活力。改革是政治任务,当前最重要的是把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一是继续推进简政放权,二是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三是深化国企改革,四是创新园区发展投融资体制。

 

  抓对接促争取。我们要加强对政策的学习研究,把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支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努力把政策的红利转化为我们稳增长的动力,力争有一批中省项目资金落地。

 

  抓谋划促后劲。当前的经济形势让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市情的认识,我们必须密切跟踪国家政策走向,立足打造榆林经济升级版,认真谋划好未来榆林发展蓝图。一要全面总结“十二五”规划的经验,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抓紧编制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二要完成“多规合一”试点工作,三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策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及基础设施项目,切实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共 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推荐
最新信息
关于我们  |  诚征英才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陕镁集团_陕西省镁金属电子商务中心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4093号-1

Copyright @ 2011-2016 Shaanxi e-Commerce Center of Magnesiu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