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榆林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448.4亿元
工业增加值总量保持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榆林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不利因素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冲击,实施一系列组合拳,使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48.4亿元,同比增长6.1%,较去年净增166.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51.6亿元,同比增长9.5%,工业增加值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从6月开始,全市工业增速连续4个月呈回升态势,原煤、原油、天然气、兰炭、发电量均实现不同幅度增长。
工业发展取得可喜变化。一是由初级采掘业向现代高端煤化工转变,在煤制甲醇、煤制醋酸、煤制芳烃、煤制烯烃、煤制油、煤油混炼等路径上实现大型化、规模化、产业化。二是原材料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市原煤—兰炭—电石、原煤—兰炭—铁合金等地方特色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陕西有色集团铝镁合金项目、神木三氯乙烯、榆阳四氯乙烯等项目建成投产,全市液化天然气已形成100万吨生产能力。三是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全市风电、光伏电站项目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25万千瓦,其中风电100万千瓦、光伏25万千瓦。
今年以来,省市工业稳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兑现落实了省市制定的规上企业培育、促销奖励、贷款贴息等稳增长政策。运输我市煤炭、兰炭的车辆享受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半政策,运力增加明显。据统计,全市9月份比前8个月平均每月公路销售煤炭增加459万吨。
同时,榆林市组织有关县区、部门先后前往北京、西安、邯郸、湖南、湖北、上海、成都、唐山等地召开“榆林煤”“榆林兰炭”产品推荐会,扩大了榆林煤炭、兰炭销售量。榆林市还及时召开政银企融资推进会,为60多家企业签约信贷资金339.49亿元,在产煤县区范围内进行采矿权抵押贷款试点。直供电工作取得突破,促成银河电厂和滨化绿能、北元集团直供锦源公司达成直供电交易,28户载能企业综合电价10月1日开始实施。设立1亿元“助保贷”资金,发放“助保贷”撬动资金4000万元,撬动银行贷款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