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镁业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logo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砥砺前行奋力而为——榆林民营经济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14-06-27 09:50:30 来源:榆林日报  查看次数: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榆林民营经济发展近年来遭遇了从未有过的“严冬”,生产经营状况大幅下滑,外部经济环境陷入窘困,企业发展信心受到重创。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市委、市政府主动应对、积极作为,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推动榆林市民营经济尽快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据统计,去年,榆林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2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38.8%,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规模,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给力

  民营经济占比近四成

  数据显示,去年,榆林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2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38.8%;实现营业收入1997亿元,上缴税金完成132.7亿元。其中,神木县、府谷县、榆阳区民营经济经济总量占比达70%左右,民营经济增加值超过百亿元,财政收入的70%左右来自民营经济,成为各自县域经济的“主力军”。

  民营经济也成为促进城乡群众就业的主渠道。去年,全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总数达到59.38万人,连续5年新增1.5万人以上,占全市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75%,全市每10个“上班族”中,至少有7个人参与民营经济发展。而神木、府谷、榆阳、横山等县区,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90%。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低到高,榆林市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基本形成了以煤炭采掘、能源化工、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餐饮服务、商贸流通等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而且在经济总量、社会贡献、发展层次、竞争能力、服务水平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政策“加码”

  毫不动摇扶持民营经济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将其作为“民生经济”来抓。从2008年开始,榆林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在市场准入、下放经营审批权、土地使用、资金扶持、人才与智力支持、推进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确保民营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市财政特别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06年开始每年投入1000万元,并随财政收入增长逐年增加资金额度;神木、府谷等县每年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额度也都达到了5000万元。近几年,市、县财政通过多种方式累计投入20多亿元资金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这些扶持政策有效激发了全民创业热情,去年全市民营经济组织达到145985户。

  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企业面临的困难,去年榆林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3个文件,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拓展民间投资领域、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缓解融资困难、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支持市场开拓和改进对中小企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扶持措施。

  据了解,为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榆林市进一步提高了专项资金额度,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额度由每年1000万元提高至3000万元。今年5月,榆林市组织召开了榆林民营企业融资情况政银企三方交流座谈会,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36户民营企业带着融资项目与43个省级金融机构面对面洽谈交流,达成授信意向100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同时,为深化财政资金管理和规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大力推进全市中小企业重点项目库建设,榆林市还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具有地方特色和示范带动效应的名优特色企业项目审核入库,给予重点扶持,助其快速发展。

  针对人才问题,榆林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引进50名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00名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提升2万名高层次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市工商联也启动实施了非公企业“316培训工程”年度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培训100个企业的600名中高管,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撑。

 

  转型“添力”

  民营经济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榆林市企业普遍存在人才资源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和抗击抵御风险能力较低等弱点。因此,榆林市坚持走产业创新转型之路,以提高榆林市民营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去年,省上将府谷县确定为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榆林市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包括为建立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一次性筹资1亿元;鼓励实验区淘汰落后产能,对按期淘汰的落后产能,在享受国家相关补偿资金的基础上,市财政还给予补偿;支持、引导和推动条件具备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建立健全主要污染物减排奖励制度,对试验区列入省火电机组脱硝设施改造、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项目,市财政给予补助等。一年来,府谷民营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新增民企40户,新增规模以上民企17户,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78.94亿元,占县域经济总量将近70%。

  不仅府谷,面对整体经济形势的倒逼和政府的政策调控和引导,加快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共识。

  榆林市还组织实施了兰炭和金属产业链升级、红枣良种和农作物种子选育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陕西恒源公司、神木三江煤化公司、府谷业集团等一批示范企业将上游废料变为下游原料,提高产品附加值,将原料“吃干榨尽”。榆林市突出园区承载能力,园区建设促进了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向园区集中,全市形成了以煤、电为主的能源产业集群,以煤化工、氯碱化工、冶炼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集群,以羊绒毛加工、红枣加工、洋芋加工、小杂粮加工为主的非能源产业集群。

  今年,榆林市还将深入推进府谷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延伸产业链,投资新兴产业;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股权投资”,开辟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途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力争陕煤化、延长石油、陕有色等国企与榆林市重点民营企业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实现“二次创业”。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共 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推荐
最新信息
关于我们  |  诚征英才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陕镁集团_陕西省镁金属电子商务中心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4093号-1

Copyright @ 2011-2016 Shaanxi e-Commerce Center of Magnesiu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