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做好2014年政府工作,要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2013年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而2014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足见2014年节能减排力度加大。
报告指出,2014年要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再反弹。政府加大落后产能治理力度,钢铁、水泥等仍是重点行业,与之相关的上下游行业也将受到波及,耐火材料需求将有明显下滑,尽管落后产能的申报多涉及废置高炉等设施,对实际生产影响有限,但限制产能反弹则意味着高炉新建及投产难度上升。简言之,就是说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高炉减少开工下降,对耐材及炉料行业影响较大,使得本就深陷困境的耐材行业压力倍增。
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基建项目投资增加,宏观上提振市场信心,拉动钢铁、水泥、耐材等行业的需求,但跨度大、周期长仍旧是基建项目难以避免的缺陷,短期内对需求难以起到实际刺激作用。
2014年,对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将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清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完善设备加速折旧、增强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宏观政策意在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但产能过剩是历史长久积累的矛盾,加上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传统的钢铁、水泥、耐材、有色金属等行业深陷困境,一方面市场需求下降,企业资金链紧张,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加大改革治理力度,企业对资金及技术投入需增加,因此陷入困境的企业逐渐增多。但优胜劣汰才是市场竞争的本质,面对政府2014年硬措施完成硬任务的决心,预计年内钢铁、耐材、有色金属等相关行业将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市场将继续低迷,难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