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牵手合作,不仅实现了双方在体制、资源上的取长补短,还使这些“混血企业”在优势嫁接中快速做大做强。
在发展过程中,北元、天元、龙华、来喜、富有等民营企业先后分别与陕煤集团、延长集团合作重组,实现了企业规模化经营、集团化管理、市场化营销,“国进民不退”、强强联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了具有神木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
借“东风”破“瓶颈”
近年来,神木县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出现“瓶颈期”,很多民营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滞胀”现象。为了能够顺利渡过难关,实现企业快速、健康、又好又快发展,民营企业通过与国企之间实现重组、创新,力图使资源、市场配置更加合理、优化。而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则一直以来被业界视为民企和国企之间实现合作共赢的典型范例。
天元化工位于锦界工业园区,是一家以煤化工为主的新型化工企业,成立于2005年8月。在发展初期,和许多民营企业一样,天元化工出现了资金短缺、技术实力薄弱、人才队伍缺乏、产品市场有限等发展难题,企业如何发展,成为摆在当时企业决策者面前的头等大事。
企业要发展,首先就必须打破人才、资金、市场等发展瓶颈,而当时最可行的方法就是“牵手”国有大型企业,充分利用国有大型企业的实力,实现发展共赢。
2008年10月,天元化工成功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实现合作重组,并利用陕煤化工的科研、技术实力,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天元化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占地面积近1200亩、职工1260人、企业资产总额30亿元的大型企业,在业内,天元化工的中温煤焦油轻质化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工业化推广方面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先者和佼佼者。
“通过企业间的重组,我们实现了技术、人才、企业管理和市场等资源共享,做到了很多企业做不到的事情。”天元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毛世强说。
重合作同发展
近些年,神木县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国进民不退,民营为主体”的理念,积极鼓励民营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合作,推进民营经济向特色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神木县乡企局提供的数据生动地反映出近年来神木企业之间的合作发展成果:截至今年9月份,神木县已有14家企业之间在经营过程中实现了重组合作。
2007年1月,陕西龙华集团公司(民企)与陕煤集团公司达成协议,从此拉开了民企与国企合作的序幕;2008年2月,陕西北元集团公司(民企)与陕煤集团公司合作建设100万吨PVC项目,将民企与国企的合作提高到新水平;2009年10月,联众、来喜、东源、五洲4户煤化工企业与陕煤集团同时达成合作协议,把民企与国企的合作推向新的高潮。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有限公司是2007年由陕西龙华煤焦电有限公司与陕煤集团合作成立的新企业,也是神木县鼓励民营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合作的典范之一。新成立的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井田面积的扩充,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由原来的年产60万吨原煤增加到400万吨,2012年企业生产原煤31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9.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02亿元。
目前,还有不少民营企业正与陕煤集团等国有企业酝酿合作事宜,从而将民企与国企的合作推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这一创新之举标志着神木民营企业正在走向高起点的发展方向。
大帮小创共赢
神木县乡企局副局长高荣会在谈到企业间的合作时说,民企与国企合作重组并非行政强迫之举,而是民营企业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随之而来也面临着产业的升级、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其规模小、人才缺、管理落后、市场竞争乏力等弊端日益显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与大型国企合作后,国有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与民营企业决策快、执行力强等优势得到有机融合,竞相发挥,释放出巨大的推动力,通过资本的融合,实现了企业规模化经营、集团化管理、市场化营销,促进了产业升级,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推动了强势产业的做大做强。
2012年3月,神木还在民企与国企之间实行了“结对帮带”活动。截至目前,被帮带的36户民营企业中34户企业已与帮带国有企业签订《企业结对帮带协议书》。
在“结对帮带”活动中,神木浩江煤化公司派员到帮带企业陕煤张家峁煤矿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并借鉴先进经验对企业原有管理体制进行了嫁接改造、创新提升,使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显现出新的活力;金联公司除与国华电力公司签订粉煤灰供销合同外,还派5名维修工到国华电力公司进行为期30天的现场学习培训;通海公司、大通公司、煤建水泥公司等正与帮带国有企业拟定合作项目,座谈协调合作事项……
“结对帮带”活动的开展,让神木县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迅速加强,企业抗风险能力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