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发布了2013年上半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属产量平稳增长、生产企业效益有所下降、产品价格震荡下行、进出口额出现回落、行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节能降耗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下半年有色金属行业产品价格仍将保持低位震荡趋势,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行业整体处于微利状态。
工信部表示,有色金属行业目前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行业效益大幅下滑。目前国内大部分行业冶炼产能过剩,尤以电解铝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当前电解铝在建产能约有1000万吨,1~6月,电解铝行业亏损6.7亿元,同比减亏57%。二是生产成本高企,企业缺乏竞争力。国内电力、能源及矿产资源等价格上涨以及财务费用大幅度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1~6月有色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增加16.3%,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增加12.15%、8.06%。三是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高端产品开发能力弱,整体上处于国际有色金属产业链中低端,亟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高端产品开发能力。1~6月我国铜、铝、铅材出口平均价格分别为8663美元/吨、3415美元/吨、2490美元/吨,进口平均价格分别为10084美元/吨、6371美元/吨、11688美元/吨,进口价格分别为出口价格的1.16倍、1.87倍和4.69倍。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主要经济体需求疲弱影响,有色金属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滑,就主要有色金属品种来看,1~6月铜、铝产品的进、出口额均有所下降。
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把化解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作为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出台化解电解铝产能过剩的具体政策并组织实施;二是稳步推进有色金属行业准入工作。修订铜、铅锌、钨、锡、锑等行业准入条件;三是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鼓励企业发展新材料,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四是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分析。对重点行业,尤其电解铝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产量、价格、库存、进出口、效益、投资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反映行业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