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镁业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logo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从发展中看不足 变化中看希望

发布时间:2013-07-16 14:56:37 来源:榆林日报 查看次数:

  近日,在榆林市部分民营企业采访,所到之处感受颇多。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榆林民营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榆林民营经济也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融资难、国内经济下行等问题。对此,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而府谷县又成为全国首个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这些都为榆林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从发展中看不足

  从初始萌芽到起步发展,从治理整顿到分化重组,再到规范、有序发展,榆林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低到高,在蜕变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全市经济总量中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规模,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最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在农民增收、社会就业、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神木大通汽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矿用防爆车,填补了陕西省矿用防爆车生产的空白,也成为西北第一家矿用防爆车生产企业;

  在关闭119户小兰炭企业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资本重组,府谷县煤化工集团一步步成长为一家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年营业收入285.2亿元;

  2005年,榆林耀泽有限责任公司筹备建设西部三辰家具建材博览中心,目前已经入驻国内商家500余户,是陕北地区规模最大、品牌最全的家具批发基地和仓储物流信息平台;

  在电厂亏损困境下,陕西龙华煤焦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工建设30万吨/年尿素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既能填补神木县域内尿素项目的空白,还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左右;

  “广修仁德,济世养生”,从开第一家店到目前拥有医药连锁门店4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9家、各类诊所门诊13家,榆林广济堂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本土品牌企业……

  但榆林市民营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一些民营企业家说,虽然中省市出台了许多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但由于落实难、落实不到位以及个别地方对民营经济发展重视不够,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差等问题,一些企业甚至还没有建立规范的公司管理结构,其中多以“作坊式”经营、“家族式”管理为主,严重制约了企业做大做强。而信贷服务以及平台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产业结构不平衡等,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

  从变化中看希望

  令人欣慰的是,市委、市政府已经意识到这种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要在榆林广泛和牢固树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办公事不是办私事的思想意识,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保障非公经济健康良性发展”;“要多措并举,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如放宽非公经济市场准入条件、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等……”市委、市政府的全新发展思路为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带去了希望,也让他们积极筹划着企业的下一步发展之路。

  府谷县花乌枣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发红枣、海红果产业的企业,目前公司年产3000吨枣饮品、枣浓浆、枣粉的生产线正在建设当中,预计年底可以建成。“政府的重视使企业家提振了信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红枣研发与深加工,继续做大做强企业。”该公司负责人郝彦飞介绍说。

  早在2006年,榆林市就开始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神木、府谷等县每年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额度都达到了5000万元。近几年,市、县财政通过多种方式累计投入19.6亿元资金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这些扶持政策有效激发了全民创业热情,推动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今年,府谷县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这对推动全市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不少民营企业家表示,府谷成为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实验区,给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随着建立民营经济转型省级专项资金、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力度、健全和完善金融融资担保体系、鼓励民企进入资本市场等一系列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和落实,民营企业一定会克服当前的危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共 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推荐
最新信息
关于我们  |  诚征英才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陕镁集团_陕西省镁金属电子商务中心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4093号-1

Copyright @ 2011-2016 Shaanxi e-Commerce Center of Magnesiu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