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纂的《2013年陕西蓝皮书》正式发布。本次发布的《2013年陕西蓝皮书》包括《陕西经济发展报告(2013)》、《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13)》和《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13)》3本。
陕西迎来经济利好政策 居民收入有望大幅增长
《陕西经济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2年陕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各项经济指标回落幅度较小,增速在全国位居前列。
《报告》预测:2013年,陕西经济发展将迎来诸多利好政策。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调整经济结构带来的增长空间,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逐步落实,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深入推进,预计2013年陕西经济增长速度将好于2012年,可达到13%以上;预计2013年陕西CPI指数将在目前增速附近调整,可达到3%左右;预计2013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将会稍好于2012年,有望分别增长15%和18%左右。
80%财力投向民生 将建成小康社会重要因素
《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13)》将社会关注热点与省域发展走向相结合,将现实情况把握与未来趋势研判相结合,将政策分析与民生关怀相结合。既有对2012年陕西社会发展状况的思考、评估和总结,也有对2013年陕西社会发展趋势的研究、预测和判断。
《报告》提到,2012年财政收支增势强劲,民生保障能力增强。1至7月份,全省财政支出完成1745.74亿元,并新增安排154.1亿元用于改善民生,占全部新增安排资金的80.1%。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信息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陕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2.8元,同比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461.4元,同比增长17.3%。
调查显示, 影响陕西建成小康社会的前五位因素分别是“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经济”、“住房保障”“文化教育”、“就业/再就业”,公众对它们的关注相对更为集中和重视。表明民生要素对陕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陕西小康社会建设公众评价报告》指出,随着陕西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也进一步增强。经过调查,80.4%的公众对陕西建成小康社会有信心。
文化产业投资增幅达69.9% 将成为支柱性产业
《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13)》对陕西文化建设的热点和突出问题进行了缜密分析和全面研究,阐述了陕西文化建设的状况、特点和趋势,提出了一系列鲜明的观点。
《报告》中说,2012年是陕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极其重要的一年,陕西文化产业增加值、投资额均大幅增加。截止2012年10月,陕西省文化产业投资合计达到312.91亿元,增幅达到69.9%。
目前,陕西省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10家,涵盖了演艺、创意、会展、动漫、陶艺、皮影、文化旅游、民间艺术、影视等业态。
《报告》认为:2015年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将占全省GDP的5%以上,成为陕西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2020年陕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将在“十二五”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将居全国中上水平。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任宗哲在发布会上表示,2013年的《陕西蓝皮书》继续以陕西年度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和亮点为切入点,坚持专家立场和学术视角,分析发展现状,预测发展趋势,研究发展特点及规律,同时也对陕西发展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总结和理性研判。与往年蓝皮书相比,其内容更为丰富,观点更加鲜明,对策建议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