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机构(IEA)在日前提出的《世界能源展望》年度报告中,预估2017年美国可能超越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此份年度报告的主要作者、IEA首席经济学家毕罗尔(Fatih Birol),
“这会改变亚洲、中东、欧洲与美国的贸易格局与政治关系。”毕罗尔认为,美国国内经济将在能源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获得支撑;在电费降低后,工业也能有更大竞争优势。外交关系上,美国将能在全球气候变迁议题上,占据更大的主导地位。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能源使用效率的问题。”毕罗尔提醒,目前全球暖化及资源浪费,都源于错误的能源政策。比如,若能更严格地管理车辆的燃油效率,至少能让美国在2035年前减少30%的石油需求。
根据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8月发布的最新规定,美国汽车制造商需在2025年前,将新车的平均燃油效率提升至原先的2倍左右。亦即,美国企业平均燃油效率的规定,将从目前的每加仑行驶
毕罗尔认为,唯有强硬政策,才能增加汽车制造商压力,促使其加快发展电气化车辆的步伐,同时通过效率更高的引擎和质量更轻的车体,降低对石油的依赖。
毕罗尔也向财新记者谈到关于亚洲国家对能源需求激增,以及如何管制该地区碳排放量的问题。
“在本世纪末把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
对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2012财新峰会上,关于有序推进中国多层次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表态,毕罗尔说,“中国将在七个地区开始试点碳交易,这是全球在减排议题上的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