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继本周二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创下单日历史最高值后,9月27日上午央行再次进行了500亿元14天期和13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持平于3.45%和3.60%。
至此,鉴于本周逆回购到期规模为1070亿元,减去20亿元央票到期以及共计4700亿元的逆回购投放,公开市场实现资金净投放3650亿元。
市场资金利率全面下降
中债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收盘,银行间回购利率全线下行,隔夜品种领跌147个基点。具体来看,1天3.003%,较上日大跌147.1个基点;2天3.954%,较上日回落61.0个基点;3天3.742%,较上日下行97.3个基点;14天4.251%,较上日再降56.5个基点;21天4.729%,较上日回调16.0个基点。“本周公开市场的净投放资金规模几乎相当于一次0.5%的降准了,并且昨天开始市场资金利率全面下降,从银行间市场拆入资金的难度也大幅下降,”顺德农商银行固定收益研究员宋球红坦言,“估计机构基本已储备了应对节日的现金需求。”
毋庸置疑,央行逆回购的大幅放量使市场近期因外汇占款锐减而再度抬头的降准预期进一步降温,显示出央行延续采用公开市场来平抑资金面波动的风格。“逆回购的持续放量及期限拉长将缓解当前资金紧张的局面以及市场对未来半个月到一个月流动性趋紧的预期。”一位参与招标的商行交易员向记者表示,“当然,逆回购期限的拉长,是否会在更大程度上平缓银行对于资金运用的谨慎态度,从而进一步降低资金价格,还需要深入观察。”
逆回购担当微调“主角”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本周天量逆回购是此前逆回购放量和期限拉长政策的延续,央行的思路仍然是确保重要时点市场流动性的平稳和资金价格的回归,并在整体上保持资金面的紧平衡状态,事实上,逆回购放量并没有明确地表达货币政策开始放宽的意图。
展望四季度,在央票及公开市场到期量较大的背景下,加上财政存款季节性增加,外汇占款将触底反弹,市场流动性面临的积极因素更多,由资金面所引发的冲击将逐渐淡化。
不过,宋球红亦认为,“后续资金面继续保持中性状况的可能性较大,毕竟在宽松财政政策下,资金利率大幅下降可能再一次催生新一轮的通胀;并且,中期而言,欧美量化宽松政策的货币投放导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还是存在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25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发布的第三季度例会新闻稿中提到,要“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
对此,不少券商研究员解读认为,央行的表态透露出目前实体经济中对资金短缺的现象集中在中小企业端,银行间的流动性并不紧张,单靠降准释放流动性显然不能刺激企业的有效需求从而改善资金的供求结构性矛盾,所以,预计逆回购操作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成为央行微调流动性的主要工具。
不过,宋球红亦认为,“后续资金面继续保持中性状况的可能性较大,毕竟在宽松财政政策下,资金利率大幅下降可能再一次催生新一轮的通胀;并且,中期而言,欧美量化宽松政策的货币投放导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还是存在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25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发布的第三季度例会新闻稿中提到,要“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
对此,不少券商研究员解读认为,央行的表态透露出目前实体经济中对资金短缺的现象集中在中小企业端,银行间的流动性并不紧张,单靠降准释放流动性显然不能刺激企业的有效需求从而改善资金的供求结构性矛盾,所以,预计逆回购操作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成为央行微调流动性的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