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的陕西省神木县西沟办事处沙沟峁村支部书记赵存发见证了神木兰炭产业华丽转身的整个过程。
当年神(木)府(谷)煤田刚开发时,由于交通等原因,优质的侏罗煤难以销售,人们便把块煤集中在平地堆积,用明火点燃,等烧透后用水或沙土熄灭而成焦粉。焦粉燃烧效率高,发热量大,也是电石、铁合金等众多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这种土法冶炼的焦粉,因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当地人俗称为“兰炭”。
神(木)府(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煤质好,也是兰炭的主要产区,兰炭产量占到全国一半以上。
5年前的神木县,兰炭企业在神木县遍地开花,分布在8个乡镇,仅西沟办事处一带,就有28家小焦化厂。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尾气直接排放,污染相当严重,土焦遍布的神木甚至一度被列入“黑三角”,在国家有关部门“挂了号”。
由赵存发牵头,将西沟办事处的28家小焦化厂整合为3家年产60万吨的兰炭企业,采用机械化炉窑生产工艺生产兰炭,并联合投资4亿多元建设发电厂,实现了尾气零排放和煤焦油的回
收,不仅污染消除了,而且实现了产业整合。
在由赵存发担任董事长的神木县恒东煤化公司,记者看到,这里再也没有到处冒着黑烟的小煤炉,原来在生产过程中伴生并废弃的煤焦油和尾气,经过现代化的生产和工艺,已经全部实现回收利用。过去直接排放的尾气,经过管道输送到附近的发电厂,成为发电的动力;而煤焦油也成为柴油等油制品的原材料,实现了产业升级和循环利用,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
为了保护这一产业,神木县将原有的120多家小兰炭企业整合为23家年产60万吨以上的兰炭生产线。上大关小,淘汰落后工艺。2008年5月,全国兰炭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神木召开。兰炭行业五个行业标准在神木形成,2010年12月,这些产业标准列入国家爱发改委产业目录,神木兰炭成为国家行业标准。2011年2月通过审核,开始在全国推行。
目前,3家兰炭企业投资的发电公司以其5万千瓦时机组已并网发电近一年,效益良好,日发电量100万千瓦时。通过整合,实现了产业升级,村民均在煤矿和兰炭企业有股份,年均粉红收益达30%以上。
工人在现代化生产工艺的神木县恒东煤化公司巡视生产情况(9月24日摄)。
赵存发(左一)在煤化工公司了解生产情况(9月24日摄)
赵存发(右三)在恒东发电有限公司监控室了解发电情况(9月24日摄)
赵存发(右一)在恒东发电有限公司了解情况(9月24日摄)
恒东煤化工公司等3家兰炭企业直接排放的尾气,经过管道输送到附近的恒东发电有限公司,成为发电的动力(9月24日摄)
恒东煤化工公司露天煤场(9月24日摄)。这些煤炭通过自动输送带到炉窑,环保而洁净。
赵存发向来宾介绍兰炭的发展过程(9月24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