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定是中国公路运输行业不平凡的一年,在新版GB1589发布后,8月18日公安部与交通部联合印发《整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专项行动方案》,今后,交警与路政将进行上路联合执法。
该方案的发布在公路运输行业内可谓引起轩然大波。对于新规的实施,业内几乎没有人说好,但在此笔者不打算讨论这个政策本身的好坏优劣。
对于汽运物流企业和司机来说,这次调整无疑加大了他们的成本。举例来说,新版《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中对六轴汽车列车总重的修订,6×4和6×2牵引车的车货总重将被强制限制为46吨和49吨。这两种车型是运输钢铁、煤炭等大宗物流商品的主力,以前都是限制为总重55吨,货物净重可达40吨,现在分别减少到34吨和32吨(6×2比6×4自重少1吨左右),简单来算,1车货物要收到和原标准同样的运费,吨运费要提高17%~20%。
羊毛出在羊身上,是不是意味着此次调整带来的成本增加最终转移到末端的消费者身上?物流企业和个体司机必然产生涨价的冲动,最终体现的还是社会物流成本的偏高。
但应该看到的是,国内成品油自两年前达到最高点后一直降低,目前油价还在低位运行,燃油成本得到了缓解。这次新政策规定了运政和交管部门统一了标准,联合执法,但罚款扣分由交管部门一家决定和执行,运政只负责称重。实际上如果这个政策执行得好,必将减少一部分隐性成本。
大家希望9月21日以后各地的执法标准一致,不要再搞地方“小标准”,使物流企业成本进一步透明。
路政新规的实施,对镁行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以陕西地区的原镁生产厂家为例,就原镁生产成本而言,由于陕西镁产业是利用原煤生产出兰炭、煤焦油和煤气,兰炭用于生产硅铁和电石,硅铁用作生产金属镁的还原剂,煤气用作冶炼金属镁的燃料,在这个产业链中,金属镁生产与上下游生产线紧密衔接,包括白云石等主要原料的运输基本上以短途为主,物流成本被众多产品摊薄,物流费用上涨对其生产成本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
目前原镁价是出厂价不包含运费。物流成本由下游厂家承担,而且以长途汽运为主,所以运费对下游企业影响更大一些。如果汽运涨价,下游厂家成本必然上涨,就有压价的可能,以期保持总体成本平衡。镁厂前后受夹击,涨价不易。但原镁需求稳中有涨,你当前就是再难以接受,一直观望,但你终究还要采购吧,那么在其他成本控制不下来的时候,物流成本必然向产业链下游逐步转移。
好消息是,未来新政或对镁合金需求提升。原因是为了多拉快跑,卡车轻量化是趋势。卡车减重来自哪里?一是大马力发动机没必要了,够用就行,反正不用超载。二是结构件不追求超强力,也是够用就行。众所周知,在汽车减重领域,镁合金今后将大有用武之地。不是有人算了一下用镁合金轮毂代替钢轮毂的效果吗?据测算6×4的牵引车仅这一项可减重近400公斤,在不超限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多拉400公斤货物。所以,新政一来,镁合金材料需求看涨。但愿这不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至少已经有人在宣传镁轮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