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镁业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logo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金属镁

AM60B镁合金半固态触变压铸:浆料不同保温时间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4-17 16:18:46 来源:第一压铸 查看次数:

  目前合金成型加工多数采用压力铸造,因此开发合金压铸技术,改善合金的强度和韧性,以及综合匹配性已成为合金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AM60B是最常用合金牌号之一,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尤以塑性见长,这使其在半固态成形中深受关注。本文正是在AM60B合金半固态触变压铸基础,对浆料不同保温时间成型后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分析规律,为提高压铸合金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1、实验材料与方法

 

  压铸试验所采用的材料为AM60B合金,采用等温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半固态浆料,先将所得锭料机加工成准φ70mm×112mm的坯料,然后放入3KW箱式电阻炉中进行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制备半固态坯料,在等温热处理的过程中对箱式电阻炉通入氩气保护。在德国富来(FRECH)公司生产的DAK450-54型全自动冷室压铸机上制备试样,用MeF3。

 

  金相显微镜和JSM-6700F场发射扫描电镜对试样组织进行观察。

  

 

  2、实验分析与讨论

 

  在保温温度为610℃,保持压射速度为3m/s不变,改变保温时间得到压铸样组织如图1,图1(a)、(b)(c)分别对应经MgCO3细化AZ91D合金保温时间为90、110、150min后压铸成形的组织,从图1(a)中白色球状或者近球状为初生α-Mg固溶体颗粒,其周围浅黑色的相为非平衡凝固产生的β-Mg17Al12离异共晶体。在90min时候组织固相率高达58%,初生颗粒开始趋于圆整,大多数初生颗粒还呈椭圆状,初生颗粒平均直径也较小。图2是组织固相率和初生颗粒平均尺寸随保温时间的变化情况。伴随着保温时间增加,固相率减小,初生颗粒尺寸增大,在保温时间为130min的时候,初生颗粒平均直径为85um,而且球化圆整,均匀分布于组织内部,固相率为49%,是理想的半固态组织。继续增加保温时间发现颗粒平均直径有增加趋势,那是由于初生颗粒球化圆整后期,都是由于部分初生颗粒可能会合并生长和小的初生颗粒重熔,导致了初生颗粒平均直径的增加,固相率则是一直减小的。在保温时间达到150min的时候,颗粒的平均直径变得最大,为89um。从图1(c)看到有粗大的初生颗粒出现,部分可以正在合并生长、以及一些很细小的颗粒。此时固相率达到最低点,液相的增多和组织的不圆整和不均匀,导致了压铸样组织的β-Mg17Al12内部有很多黑色的气孔。

  

 

  固定保温温度为610℃、压射速度为3m/s,改变保温时间所得压铸样拉伸性能的变化曲线如图3。从图中看到在90min的时候压铸样的拉伸强度最低,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拉伸性能逐步增加,在保温时间为130min时,压铸样的拉伸性能达到最大。保温时间90min时,半固态组织固相率较高,从压铸样的成形性很差而造成了组织容易产生缩松,如图4(a,b) 从断口的形貌可以看到断口断裂都是沿晶断裂,而且圆窝处有很多的缩孔、缩松存在,组织不致密。增加保温时间后,液相增多,颗粒趋于圆整,组织变得致密,故而拉伸性能提高,但150min时,液相较高造成压铸时飞溅卷气,气孔缺陷增多,反而影响其力学性能。保温130min时,如图4(b)断口没有明显的缺陷,而且有很多撕裂痕迹。再继续增加保温时间,如图4(c)从压铸样样断口可以看出,由于固相率降低,试样致密度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力学性能增加,但是由于紊流,试样内部卷气造成明显的气孔缺陷,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力学性能。从图5(a)以及图5(b) 断口纵剖面可以看出,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 ,部分晶粒逐渐由沿晶断裂转变为穿晶断裂。

  

 

  

 

  3 结论

 

  (1)伴随着保温时间增加,固相率减小,初生颗粒尺寸增大。

 

  (2)在90min的时候压铸样的拉伸强度最低,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拉伸性能逐步增加,在保温时间为130min时,压铸样的拉伸性能达到最大 。

 

  (3)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部分晶粒逐渐由沿晶断裂转变为穿晶断裂 。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共 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推荐
最新信息
关于我们  |  诚征英才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陕镁集团_陕西省镁金属电子商务中心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4093号-1

Copyright @ 2011-2016 Shaanxi e-Commerce Center of Magnesiu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