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镁业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logo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金属镁

对话丁卫南:铝镁合金材料加快整车轻量化发展

发布时间:2015-02-03 10:29:24 来源:汽车纵横 查看次数:

  

 

  

 

  天津德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丁卫南

 

  汽车纵横:轻量化是整车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它对于降低燃油消耗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

 

  丁卫南:行业内发布的五组数据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1、汽车质量每减小100kg,则百公里油耗可以减少0.2―0.8L;2、汽车质量每减小3%,则可节油1%―3%;3、汽车质量减小1%,其油耗可以减少0.7%;汽车质量减小330―440kg,可以节约燃油费用20%左右;4、汽车质量每减小50kg,则每升燃油行驶的距离可以增加1km;若质量减小10%,则燃油经济性可提高5.5%左右;5、轿车质量每减小10%,则油耗可下降8%―10%。对于16―20t级载货汽车而言,每减小质量1000kg,则油耗可降低6%―7%。

 

  汽车纵横:实现整车轻量化都有哪些途径?

 

  丁卫南:可以通过优化零部件结构、材料轻量化开发、选用轻量化材料、采用先进制造工艺四个途径。

 

  汽车纵横:目前,整车制造中所运用的材料仍以钢铁为主,留给铝合金的空间还有多大?

 

  丁卫南:近几年中国的汽车业发展迅猛,在节能减排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双重压力下,汽车轻量化已是必然之选。

  虽然目前整车制造中所运用的材料以钢铁为主,但是铝、合金等轻质材料的应用正在逐渐增加,并在原本使用钢铁材料的汽车零部件上发挥减重作用。

  铝、合金质量轻、强度高、抗裂性和成型性好,其优越的物理特性确定了它们在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从2004年起至今,汽车行业中已有一些企业开始使用铝、合金来实现轻量化。

 

  汽车纵横:我国铝合金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如何?

 

  丁卫南:中国铝、合金资源丰富,且产量逐年递增,在强大的资源支持下,中国汽车业的轻量化发展有先天优势。

  虽然如此,其发展道路还是有不小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轻量化技术涉及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需要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所形成的综合性、系统性知识体系,而在目前的研发体系下,各研发机构往往只注重单个技术的研发,很少开展各技术间的交叉与融合;

  第二,汽车轻量化技术涉及众多的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其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不可能由单个企业或科研机构独立完成。必须要由国家级研究机构对其关键、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超前部署,广大车企要敢于应用;

  第三,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迄今没有明确定位、合理分工。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的有机衔接不够。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轻量化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研发人才短缺、工艺水平落后;

  第四,产业政策未能支持自主开发,合资企业丧失开发权,零部件供应商大多在做低成本OEM代工。

 

  汽车纵横:贵公司是以铝合金为材料的零部件企业,而铝合金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还有一定阻力 ,它是否也制约了德盛美的发展?

 

  丁卫南:德盛美在这个行业相对来说比较前沿,客户不局限于国内。目前我们已经是德国四大汽车的一级供应商,是国内生产合金变离箱、发动机部件专用特种合金等轻量化产品的企业。

 

  焦点对话:整零合作共话未来新机遇

 

  汽车纵横:中国零部件企业多达上万家,但综合实力较弱。在提升中国品牌零部件竞争力方面,国家有没有出台扶持政策?

 

  叶盛基:目前还没有出台针对中国品牌零部件发展的扶持政策,但有一些对于所有中小企业的扶持、鼓励政策。零部件企业不妨在这方面多加研究,充分利用现有政策。中汽协也会考虑向主管部门提出有利于零部件企业技术开发的扶持建议。

 

  夏洪:自主品牌汽车最大的压力是资金问题,所以需要培养自己的核心供应商以降低成本。如果零部件企业能把握这一点,比扶持政策带来的效果或许更直接。

 

  汽车纵横:现在很多企业开始培育现地供应商,北京奔驰在培育本地供应商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邓海流:这是完全市场化的选择。当然作为中方来说,如果本地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同时又有成本优势,我们很愿意为中国品牌零部件的发展出一份力。

 

  汽车纵横:中国零部件企业大多规模小、发展慢、利润低,但海纳川却能逆流而上,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些成功经验?

 

  雷云:零部件企业要获得快速发展一定要审时度势进行自主开发、超前开发。另外可以关注新能源、新技术和新工艺,这是汽车发展的方向,这些都为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未来趋势看,零部件企业要做大做强关键在于规模化;第二是专业化和国际化,它直接关乎整车产品的质量,引领整车产品的发展;第三是低碳化。

 

  汽车纵横:作为一家年轻的零部件企业,恒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怎样和国际零部件巨头决高下,并获得如此多知名整车企业好感的?

 

  宗华甫:通过这些年的摸索,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要加强企业的研发能力,使其满足整车企业的方案设计要求;第二是要把好产品质量关,恒信建立了一套企业内部的质量保证体系,能够经得起严格的审核;第三是要具备稳定完备的供应链;第四是要服务好、配合度高。如果我们沉下心做事便会发现市场很大,留给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的机会其实很多。

 

  汽车纵横:在中国市场上,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发展道路前景如何?

 

  陈伟农: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了30年,在人才、技术、资金上已经有了积累和沉淀,未来如果能整合好这些资源便会有跨越式提升。外资企业都在不遗余力争取中国市场,作为中国本土企业更应该珍惜。我们应该相信,中国的消费者拥有不亚于韩国日本消费者的爱国情结,所以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给我们消费者更多使用国货的信心。在此期间,我们可以多一些思考和探讨,如何通过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让中国零部件企业在配套采购这个巨大的市场上真正立足。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共 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推荐
最新信息
关于我们  |  诚征英才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陕镁集团_陕西省镁金属电子商务中心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4093号-1

Copyright @ 2011-2016 Shaanxi e-Commerce Center of Magnesiu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