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镁业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logo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金属镁

镁合金材料耐腐蚀性能研究现状

发布时间:2015-01-30 10:12:29 来源:刘莉 查看次数:

 

  是所有工业合金中化学活性最高的金属,其标准氢电极电位(-2.37V比铁低约2V比铝低约0.7V它在常用介质中的电位也很低,如它在5%的NaCl定电位为-1.45V在海水中的稳定电位为-1.5V-1.6V是工程合金中最负的。因此极易发生腐蚀。本文研究了合金的腐蚀种类,综合阐述了改善合金耐腐蚀性的有效途径。
 

  1、概述

  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密度为1.75~1.85g/cm3,是目前密度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因其极佳的综合性能享有“21世纪的绿色工程金属结构材料”的美称。但是合金的平衡电位为-2.7V,化学活性很高,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合金表面形成的氧化膜疏松多孔,在大气、海洋等环境下对基体的保护能力差。合金中含有杂质元素及合金元素,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电偶腐蚀、应力腐蚀或疲劳腐蚀等。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多孔疏松,对基体没有良好的腐蚀保护作用。焊接后合金由于其性质活泼、熔点低、导热快、热膨胀系数大等特点使其在焊接过程中更易出现粗晶,形成低熔共晶体,与其他金属,同时产生热裂纹、热应力、气孔、蒸发、夹渣等问题,这些缺陷易诱发或者加速合金焊接接头腐蚀。合金焊接接头腐蚀是金属结构失效的形式之一,随着合金结构件的增加,接头腐蚀引起更多的研究。

  能与铝、锌等组成很有工业价值的实用合金,具有很高的比强度与比刚度、有相当高的导热性与导电性、无磁性、并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与良好的能量吸收特性,是制造抗振零件的良好材料。由于这些特性,使得合金作为一种结构材料,在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工业、3C产业、国防军工、光学仪器、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中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2、合金腐蚀种类

  合金的腐蚀,按其腐蚀行为可分为点蚀、丝状腐蚀、电偶腐蚀、应力腐蚀等。

  2.1、点腐蚀

  Mg是一种自然钝化的金属,当Mg在非氧化性介质中遇到Cl-离子时,在它的自然腐蚀电位处会发生点蚀,a-Mg合金在中性或者碱性盐溶液中将会发生点蚀,重金属污染物也会加快Mg合金的点蚀,在Mg-Al系合金中,蚀坑是由于沿Mg17Al12网状结构选择性的腐蚀形成的。

  2.2、丝状腐蚀

  丝状腐蚀是由穿过晶界表面运动的活性腐蚀电池引起的,头部是阳极,尾部是阴极,丝状腐蚀发生在保护性涂层和阳极氧化层下面,没有涂层的纯Mg不会遭受丝状腐蚀。

  2.3、电偶腐蚀

  当两种不同电位的金属相互接触,并浸入电解液中可以发现,电位较负的金属的腐蚀速率加大,而电位较正的金属的腐蚀速率减缓,受到保护。

  金属的特征电位随电解质的改变而不同,在同样的电解质中,不同的金属表现出不同的平衡电位。其中电位较负的金属在盐溶液中一般为阳极,电位较正的金属一般为阴极。很显然,相对于所有金属而言都是阳极,容易受到腐蚀。

  2.4、应力腐蚀

  快速凝固Mg-Al合金在0.2mol/L的K2CrO4和0.6mol/L的NaCL混合溶液中,当位移速度在5×10-5~9×103mm/s之间时,会发生穿晶应力腐蚀断裂(TGSCC);在0.6mol/L的NaCl液中,在位移速度接近3.6×10-3mm/s时发生穿晶应力腐蚀断裂;合金穿晶应力腐蚀断裂是由于氢脆所致,但在不含氯离子的铬酸盐溶液中,快速凝固MgAl合金不会发生应力腐蚀。

  3、合金化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研究方法

  腐蚀速率的测量是评价合金耐腐蚀性能的主要依据,也是比较不同合金耐腐蚀性能的重要标准。上述合金合金化研究中,常用的合金腐蚀速率测量方法有失重法、电化学法和其他方法。

  3.1、失重法

  失重法是研究合金化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经典方法,能够很直观地表示出合金耐蚀性能的差异。失重法虽然具有简单、易实现的优点,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如只能测试合金一段时间的平均腐蚀速率、测量过程涉及腐蚀产物的清除、易于引入实验误差等。

  3.2、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由于灵敏、快速且可实时测量腐蚀的瞬时信息,因此在合金化合金耐腐蚀性能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常用于合金化合金耐腐蚀性能研究的电化学法有极化曲线法、电化学阻抗谱法等。Luo等采用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不同含量Y合金化对AZ91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比较合金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得出添加0.3%Y(质量分数)的AZ91合金耐腐蚀性能最好,与失重法得到的结果一致。

  需要指出的是,合金的腐蚀电化学行为比较特殊,如阳极析氢与“负差异效应”使得由极化曲线不能准确推测合金的腐蚀速率,而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又不能直接给出腐蚀速率的信息。尽管如此,电化学测量结果还是可以提供许多与腐蚀过程相关的参数,这对研究耐腐蚀性能及其机理具有重要价值。

  4、合金材料腐蚀机理与改善

  合金本身电极电位低,易腐蚀,在焊接后微观组织发生、接头成分发生变化,使得接头的腐蚀机制变得复杂。接头组织中主要有α基体相和晶界处的β相,β相既可以阻碍合金的腐蚀,也可以充当阴极而加速合金的腐蚀。当β相在合金焊接接头中含量增加并弥散分布在基体时,α基体相开始腐蚀后生成比较致密的氧化膜层,该膜层阻碍了腐蚀的进展;β相不呈网状分布时,β相就充当阴极加速合金的腐蚀。开展了深冷处理对AZ31合金耐腐蚀影响的研究,采用合适的深冷处理工艺可以使晶粒细化,改善第二相的分布,控制第二相的含量,可以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合金焊接件在受到外加应力和残余应力时发生塑性变形,在接头微小区域产生滑移台阶,滑移台阶的高度大于合金焊接件表面钝化膜的厚度后钝化膜破裂,在腐蚀介质中钝化膜金属与母体金属形成电化学反应的阴阳极,腐蚀微电池在阳极附近迅速溶解形成蚀坑,应力促进微电池反应最终形成应力腐蚀开裂。可在焊缝区的表面形成纳米强化层,减少表面的滑移带和晶界以及晶界上的位错塞积所引起的应力集中,消除表面各种缺陷,有利于耐腐蚀性能的提高。

  稀土元素加入合金后可以细化α基体相和晶界处的β相,较小面积的阴极β相与合金中杂质结合,杂质降低的阴极极性使得电化学反应减慢,接头耐腐蚀性能提高。稀土加入合金后,容易与氧在合金表面生成致密的稀土氧化物,该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合金表面可以起到钝化作用,有利于耐腐蚀性能提高;含有稀土的合金在腐蚀过程中腐蚀电流减小,容抗增加,电阻增大,阴极β相析氢变得困难,耐腐蚀性能提高。基于此,可以研制含有稀土合金的合金焊丝,改善焊缝组织,提高焊接接头耐腐蚀性能。

  总之,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很多领域必将得到广泛应用,但耐腐蚀性能差是阻碍合金广泛应用、限制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添加合金元素即合金化可以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但目前的研究尚存在较多问题。

  (1)合金化工艺不完善。目前的合金化多以添加单一合金元素为主,而较少进行复合合金化;合金化过程常引入对耐蚀性能不利的杂质元素。

  (2)腐蚀研究不系统、不深入。较多合金元素对于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不同合金元素共存时对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尚缺乏认识;对合金化合金的耐蚀机理缺乏详尽、定量的解释。

  针对上述问题,在合金合金化及耐蚀性能研究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合金化工艺条件,减少合金化过程中杂质元素的引入,发展复合合金化工艺。

  (2)原位、微区测量技术系统、深入地研究不同合金元素及其共存时对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探明耐腐蚀合金的耐蚀机理并指导高耐蚀性合金的制备。有效解决合金的腐蚀问题,开发高性能合金,促进合金的更广泛应用。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共 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推荐
最新信息
关于我们  |  诚征英才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陕镁集团_陕西省镁金属电子商务中心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4093号-1

Copyright @ 2011-2016 Shaanxi e-Commerce Center of Magnesiu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