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科学院)依托重庆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镁合金板带轧制中试平台建设(一期)”,成功开发国内首台镁合金专用轧制设备,标志着重庆在镁合金轧制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镁合金密度低、易回收,具有减震降噪性能优良、电磁波干扰防护性强等特点,镁合金板材能广泛应用于汽车、3C、航空航天等领域,但由于镁合金塑性较差,板带才加工成本高,极大限制了镁合金的应用。因此,科技人员通过4年攻关,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镁合金专用轧制设备,该设备能有效提升镁合金板与轧辊接触时的温度稳定性,圆满解决镁合金板轧制开裂、轧制后织构变差等国际性技术难题。同时,结合该设备开发出轧制润滑、灭火、在线加热系统等多项新技术,建成了完整的镁合金板带中试生产线。
目前,该中试生产线已成功转化给重庆盛镁镁业有限公司,已形成年产500吨的镁合金板带生产能力,投放到重庆电脑笔记本、汽车轻量化零件等产业,将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据悉,11月27日,重庆市科委组织专家对院新材料中心承担的“镁合金板带成型与处理中试平台”项目进行了验收。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潘复生、院纪委书记李雷霆,以及市科委和院相关处室、中心负责人参加项目验收会。专家组一行考察了中试平台建设情况,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关于项目研究和经费使用情况的专题汇报。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项目任务书规定的各项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同意通过验收。
通过实施该项目,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成功建成镁合金板带坯挤压、冲压中试生产线和新材料基础研究分析实验室,形成了完整的镁合金板带成型与处理中试平台,可生产笔记本电脑、手机、汽车座椅等镁合金产品,并可为相关镁合金企业提供科技检测、产品开发等技术服务。目前,该平台已形成年产镁合金笔记本外壳10万件的生产能力,为社会提供公共检测和技术服务100项以上。
平台开发的笔记本外壳
平台开发的汽车座椅
镁合金板带成型与处理中试平台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