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镁是最受欢迎的“21世纪新型工业材料”,镁及镁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许多方面。然而,金属镁冶炼却属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煅白、还原、精炼三个步骤中均有污染,被称为有毒的“银色花”。因此,我国对金属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防污治污要求严格。然而,11月6日三晋环保行记者团对山西泛镁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却发现,该企业除尘设施几年不用,厂区内粉尘飘飘。
山西泛镁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吕梁市交城县经济开发区,分别于2008年、2011年建成两条0.8万吨/年金属镁生产线。企业提供的材料显示,2012年企业取得竣工验收批复,当年领取了排污许可证,2014年1月还顺利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
11月6日下午3时,记者团走进该企业时,厂区地面才被清洗过,但植物枝叶上被细密的粉尘所覆盖,像着了一层霜。在煅白工段,输料塔、回转炉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原本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像刚从大雪中走来,浑身布满白粉。在还原工段,四台除尘设备锈迹斑斑,记者抽出二车间2#布袋除尘器下方的隔板,里面只有几块已经板结的粉块掉落,却没有矿粉散落,一看就是久未使用。精炼工段附近,一个窨井的井盖已被腐蚀,落入井中。
面对还原工段的除尘设备为何不使用的提问,该企业总经理赵和平辩解称,目前国家金属镁生产除尘工艺还无标准,所以扬尘不可避免。企业除尘设备从2008年安装以后就运行不稳定,断断续续让厂家修了很多次,现在还在打官司。“并不是没使用,而是老出问题。”
据了解,精炼工段最后一道工序酸洗,目的是为了防止单质镁表面氧化变质。由于使用了硫酸和盐酸,其废液必须经过加碱后妥善处理,否则易形成酸雾,酸雾排空会造成酸雨,污染大气。
当记者团要求提供精炼工段酸洗池加碱记录时,赵和平拿出了一张手工填写的运行记录单,上面记录2014年11月以来,每日加碱量白班100公斤、夜班100公斤。看着这张单子,赵和平都不得不承认:“我说它是假的。”
金属镁业的废矿渣有一个特点,就是呈粉状,特别细,而且量非常大。小小的扰动就能形成人们常形容的“漫天雪花”。记者团在厂区采访的一个半小时时间,头发、身上即落上了一层,连鼻孔内都干呛难忍。
对监管是否到位问题,交城县环境监察队队长张铁忠回答说:“人家手续都齐全,竣工验收也通过了,我们只能是发现问题给企业下整改通知,企业也一直在改进,效果比以前好多了。”但对企业还原工段四台除尘设备未使用问题,不能给出肯定回答。
三晋环保行记者团副团长、省环境监察总队总队长助理曲官生说,从检查的情况看,该企业环保手续还是齐全的。但存在的问题很多。“一是没有按环评要求配套进行100立方米的事故池,设备不齐全;二是从设施运行上说三个工段都有问题,煅白工段的粉尘,无组织放散比较厉害,收尘设施效率不高,存在跑冒滴漏现象。从精炼工段除酸雾塔看,脱硫工艺跑冒滴漏比较严重;三是管理方面,加碱记录有明显的人为造假嫌疑,要进一步规范。”
曲官生建议,企业尽快完善设施,按环评要求配套建设100立方米的事故池,加强设施管理,包括台账的完善。建议交城县环保局针对情况要求企业限期治理,“必要的话可以建议县政府对其停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