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镁合金机身已成为行业趋势和高端产品的代名词。
为什么消费者喜欢金属外壳,未来的手机材质大战中谁将胜出?
镁合金外壳成为考验高端机的新高度
推出多款金属材质旗舰机的青橙手机CEO王迅表示,金属材料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应用,被认为是增加质感、提升产品档次的重要方式,金属产品往往定位高端,低价位市场则留给那些工程塑料产品。
金属是人类永恒的伴侣,早在青铜时代就陪伴我们左右。金属的坚韧、冰凉、稀有、锋利等特质,都让它远超竹石,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在手机的红海大战中,绞尽脑汁在硬件升级和价格降级上拼个你死我活的手机企业,不约而同将下一个决战场,定在了手机外壳材质上。
以苹果开创的金属外壳,成为各大企业竞相追逐的焦点。但囿于各种原因,金属外壳的高度,许多企业难以企及,其中包括三星等手机大佬。
锤子手机曾尝试挑战金属壳工艺,但受设计和成本限制,最后选择了全塑料壳工艺。
三星手机虽然贵为全球手机龙头,但即使是最新款的S5,也没能推出金属材质的旗舰机,以至于被网友喷作“万年塑料命”。
好金属+好技术=好手感
不锈钢机壳或者框架技术,已经在金属手机的大战中落伍。
魅族CEO黄章在微博上表示,魅族早在2007年的M6就用上了304不锈钢,不过魅族很快发现,304不锈钢并不耐磨,表面很容易留下划痕,因此被迫大部分手机都做成磨砂表面。
屡屡引领业内风气的苹果手机,在金属外壳的研发和使用上,不遗余力在更新换代。虽然早期使用不锈钢,但很快就换成了更轻薄、更强韧、散热更好的镁合金。
事实上,镁铝合金已经成为金属手机的主流。
镁铝合金的优点数不胜数,缺点只有两个:一是贵,二是需要极高的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因而,敢于上镁铝合金的手机企业,都是在成本控制和金属加工技术上有两把刷子的企业,即使有“工匠精神”和“情怀”的锤子手机,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总是有企业敢于包揽难度极高的瓷器活。
国内手机产品中,金属占比最高的青橙NX手机在金属材质的研发和工艺提升上下足了本钱。青橙手机CEO王迅表示,青橙NX的金属机身占比高达92%,机壳采用铝合金,内部架构则采用镁铝合金。这样做的结果,让青橙NX的强度达到塑胶壳手机的12倍,重量却只有钢质手机的四分之一。“史无前例地融合坚韧质感和轻柔随身于一体”。机壳只有0.6毫米厚,重量仅为39克。是市面上最轻的5.5寸智能机。
金属机身面临的技术难题,一是信号屏蔽,二是表面光滑度。青橙也用两大技术亮点彻底解决了这两头老虎:青橙NX将天线置身机身四角,将手持影响降到最低,信号强度增加13%。在光滑度上,青橙使用了96小时表面处理技术,每分钟10万转的高光切割和阳极着色技术。
王迅表示,金属机身的成本更高,但带来的品牌提升效益更大。“相对于塑料材质,金属机身的生产加工要求更高,生产过程更加复杂,良品率更低,即使有稳固的供应链和代工厂家,一条新的金属设备生产线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搭建的,因此,金属机身本身就是优质产品的一道门槛,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新崛起的100+手机,老牌的酷派、以及卷土重来的HTC手机,也都上了铝镁合金技术。100+的徐国祥的发言,代表了这些金属手机企业的市场看法,“镁铝合金成本是很高,连材料带加工要上百元,但为了更好的客户体验,这个钱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