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建成的3052 循环经济项目
随着府谷被确定为全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转型升级”在府谷又一次被响亮地提了出来,而且被认为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当前,全面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既是最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府谷民营经济、县域经济重振雄风、科学发展的战略大计。”府谷县委书记马治东在接受采访时说。
集民智
开展转型升级大讨论
当前,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深度调整,经济运行总体上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产业转型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这“三期叠加”在府谷县表现得极为明显,对府谷以能源化工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冲击严重。1—9月份,全县主要经济指标除了地区生产总值略有上升外,其余三项(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都同比有所下降,下降比例为20%左右。
从今年10月中旬开始,府谷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转型升级、助推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分动员部署、全面实施、总结提高三个阶段,到12月底结束。
“希望政府能够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转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与产业政策相关,还要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发展环境”……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该县通过广泛征询意见的形式,开发民智,集中民智,运用民智,一系列破解难题的“金点子”不断出现。
该县还通过组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组建宣讲组巡回宣讲等方式,确保活动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大家的民智,注重从干部群众中汲取智慧,在新鲜生动的实践中寻找转型升级的新办法,汇聚各方面的正能量,凝聚发展的强大合力。”马治东说。
高精尖
推动能源产业深度转化
受各种因素影响,非资源型产业、新兴产业在府谷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并没有真正壮大起来。而作为优势产业的能源产业结构单一,形成了“一煤独大”的格局,还在发展中积累了不少问题。
“煤炭是支柱和龙头产业,抓住煤炭就抓住了工业的大头。”为此,该县坚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煤炭延伸产业,推动资源转化向高、精、尖方向延伸。走进府谷县黄河集团工业小区,昔日浓烟蔽日、粉尘漫天的景象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厂区。
“我们围绕废弃资源利用,建成了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项目,它以电厂排放的粉煤灰及废渣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工艺技术,制造出了具有隔热、保温、隔音、抗震、防火、体轻等优点,且建筑节能效率可达到65%的粉煤灰蒸压砖。”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每年可利用电厂排放的粉煤灰及废渣总计40多万吨,昔日无人问津的粉煤灰,如今也成了“香饽饽”,更重要的是还拉长了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发展的好路子。
如今,府谷已经成为陕西省规划实施的煤电化载能工业园区,一大批企业纷纷进驻园区,发展大型煤转电、煤化工、煤电载能产业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形成了“七区八园”的工业发展格局。
作为中国镁都,府谷在金属镁生产上也走出了一条以兰炭产业为基础、镁及镁合金产业为龙头、众多相关产业参与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特别是“善用兰炭废气转化能源生产纯镁——府谷地区独创的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使金属镁产业成为该县的又一个支柱产业。
多元化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田家寨镇位于府谷西部,距离县城42公里,与神木县接壤,境内高寒岭海拔1349米,为府谷最高点。由于该镇风能资源相对丰富,正在规化建设风电项目,其中一期49.5MW风电场总投资为4.2亿元,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完成,预计明年3月份开工建设,10月份建成风机全部并网发电,二期也正在申报中。
据介绍,府谷县年平均风速每秒2.5米左右,最大风速每秒28米左右,风力稳定,风能资源丰富。“大力发展风电场有利于助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府谷县发展改革局一位负责人说。
府谷县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比为88%,为改变其“一家独大”的格局,该县提出按照“1+2”模式,引导煤炭企业和中省市驻府企业发展转型项目,领办或扶持农业项目,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非煤产业,使现代特色农业、物流业、金融业、文化产业成为推动转型升级的坚实支撑力。
设立农业园区、启动建设物流园区、实施文化修复工程、加快服务业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产业……随着转型升级、助推发展步伐不断迈进,府谷县开始慢慢实现由单一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单一煤炭传统能源向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并重发展转变。
绿三角
推动经济永续发展
几年前,这里是“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黑三角”。如今,随着府谷多年来“关小上大、扶优限劣”和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黑黝黝的煤尘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天蓝、地绿、水清、人净的新景象。
2011年,府谷县启动“五年植绿大行动”,提出五年内全县新造林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以上的林业建设总体工作安排。目前,以环城防护林工程、城区绿化工程、千里绿色长廊建设工程、能源企业绿化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十大工程、五个十万亩以上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今年,该县共完成造林20.3万亩,超额完成了全年县定造林任务。
该县还制定下达了《府谷县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计划》和《2013年污染减排任务书》,针对重点减排工程落实专人负责督查,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截至目前,共消减二氧化硫25615.54吨、化学需氧量677.31吨、氨氮79.69吨。
下一步,府谷将把生态建设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并实行严格的环保制度,强化环境监测与主要污染物减排,建立生态倒逼机制,争取让府谷成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金三角”和适宜人类居住的“绿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