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石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四化”竞赛活动,在认真学习沈阳、大连、抚顺等10个市县“四化”竞赛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大石桥市实际,制订了《大石桥市城市“四化”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并组成了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及相关部门参加的两个督察组,对全市相关单位开展城市“四化”建设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市干部职工真抓实干,城市四化建设成果颇丰。
“绿化”工程争创园林城市
2011年以来,大石桥市委、市政府为提升城市形象,建设生态之城,紧紧围绕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整合、远近结合、整体协调、因地制宜原则,以蟠龙山、迷镇山、红旗山和新城区绿轴为重点,开展大面积绿化工程。三年来,大石桥市累计投入城市绿化建设资金7.4亿元,共完成植树造林63.5万株,新增绿地面积380公顷,新增公园绿地面积26.02公顷,新建道路绿地5条。
为全面提升蟠龙山公园的整体形象,建设绿色生态公园,大石桥市政府投资近l亿元,对蟠龙山1000余亩山体进行绿化种植及客土喷播施工。运送土石方12万立方米、种植土11.5万立方米,栽植大小油松8000余株、火炬等色叶林25万株,草坪花卉10万平方米,绿化模纹10万平方米,裸崖喷播3万平方米,建设两个景观阁,周围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目前,蟠龙山公园绿化覆盖率到达97%以上。为把大金线(营大路沈大高速至金屯道口)建设成营口市乃至辽宁省的“示范”和“景观”公路,投资2.5003亿元,对全长3.99公里大金线实施全线改造。
三年来,大石桥市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参加城区义务植树人数累计达7万人次,采取政府投资与社会组织投资相结合的办法,市民积极参与,大力实施沿街植绿、拆迁还绿、拆墙透绿和见缝插绿。先后在蟠龙山公园、迷镇山公园、淤泥河、营大路、西环路、老城区、府南大街、居民住宅区、新城绿轴、儿童广场等地段栽植乔木36.65万株、灌木39.94万株,地被植物26.73万平方米等。目前,大石桥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到34.51%,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1.37%,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59平方米。
“美化”工程提升城市形象
大石桥市严把临时建筑、门市装修等项目的审批关,对不符合城市美化、亮化要求和影响市容市貌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保证了市容的整齐有序。大石桥市共投入资金54万元,粉饰建筑立面40余处,粉饰建筑立面面积达8万平方米,清理市区内违章建筑420余处,面积达3.4万余平方米。
对商业网点店外经营、占道修车、占道刷车、占道加工、违规设置太阳伞等影响市容环境的违章行为进行了全面整治,对临街施工工地和门市装修进行严格管理,令其设置整齐美观的施工围挡,保证街景立面的整洁有序。严厉打击大货车扬尘、沿途洒漏、乱排乱卸建筑渣土等违法行为,教育查扣各类不盖苫布、乱排乱卸建筑渣土的车650车次,使市区道路扬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对主要街路不规范的牌匾广告和违规设立广告牌匾、灯箱、条幅进行了整治,并拆除建成区及铁路、公路沿线陈旧破损、影响观瞻及未审批设置的广告设施,共清理违章牌匾广告5300处,强制拆除各类未经审批、陈旧、破损严重的大中型灯箱广告、门市牌匾、刀匾5800块,清理条幅、悬挂物3910余条,暂扣落地灯箱3640块。积极调动社会力量,采取民间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全市各主要街路安装、设置多处集广告宣传、公益展示于一体,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街路标志牌,共新建户外宣传设施2100余处,设立大型擎天柱宣传广告牌13座,其广告牌的两侧分别用于公益宣传和商业广告用途,营造良好的宣传文化氛围。
大石桥市对市区内各主要集贸市场的出槽现象进行大力整治。对早、夜市的经营区域、摆卖位置进行严格管理,设定经营时间,按时间上市,及时撤市,着重解决商贩乱摆乱卖、噪音扰民、堵塞交通的问题,共清理违章占道6520处,清理违章占道面积达3.9万平方米。对居民反应强烈、破坏生活质量、污染空气环境的露天烧烤大排档进行综合整治,并查扣露天烧烤炉具1324个,还市民一个“绿色”的生活空间。
“净化”工程巩固城市卫生
大石桥市大力开展城市环境整治活动,努力改善了城市的环境面貌:制订印发了《大石桥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清洁大石桥”活动的实施方案》。大石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千人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提出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实现“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文明化、制度化”的目标,集中社会各方力量解决影响城市形象的突出问题。
以“治脏”为重点,全面整治城市卫生。把城区内背街小巷、住宅小区等处垃圾、污物、漂浮物等作为“治脏”的重点,组织动员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生、社区居委会、个体工商户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动手,大搞卫生清洁活动。截至目前,今年大石桥市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共出动人员2.55万人次,动用各类车辆5200台次,清运垃圾、残土2.2万吨。
以“治乱”为重点,抓好市容市貌整治。大石桥市把整治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设摊点等作为“治乱”的重点。先后出动1500人次清理墙面、建筑物、公用设施上的小广告、小招贴、各类喷涂1.3万余处。同时,淤泥河改造是大石桥市城市水系景观建设的又一重大民生项目,改造淤泥河河道全长9.082公里,总投资7亿元。还投资100余万元,对胜利河城市段存在几十年环境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共清运河道内垃圾5000立方米,对河道两侧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治差”为重点,抓好城市管理。三年来,大石桥市把住宅小区管理,城市运营秩序,城市小街小巷改造,城市有碍观瞻的破旧房屋、断墙断壁、违章建筑物以及施工现场环境卫生作为“治差”的重点。三年来,投资1357.5万元,先后对139个老旧住宅小区基础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取缔市区载客营运三轮车2093台;对营运车辆乱停乱放、违章鸣笛、违章载客、违章行驶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查处超速行驶3.0668万起,货运超载1782起,客运超员152起。
三年来,大石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针对建成区重烧镁、电熔镁、轻烧镁、碎石建筑施工企业多等特点,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多次视察污染企业整改落实情况。按照《大石桥市2011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大石桥市2012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2013年大石桥市蓝天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关闭963座漏窑及19家选铁厂,拆除创业水泥、伟业水泥、第二水泥厂回转窑生产线;投入2.3亿元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营口市政府先后投入3350万元开展了大清河流域硼污染治理;建设安装营口聚银商贸公司造纸分公司污水处理设施等工程,通过对“三镁”行业污染治理设备和铝材行业熔炉进行技术改造等管理减排措施,圆满完成了各年度污染减排任务。
2013年,大石桥市两次召开蓝天工程推进会议,并与营口市政府签订了《大石桥市蓝天工程暨2013年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责任书》,全面启动气化大石桥、区域一体高效供热、绿色交通工程、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工程、工业提标淘汰工程、大气监控预警工程、有机废气治理工程七大工程。目前,大石桥市蓝天工程正在按既定方案扎实有序实施。
“亮化”工程增加城市夜景
大石桥市制定印制了《大石桥市城市照明管理实施细则》、《大石桥市照明和维护管理办法》,成立了大石桥市照明管理机构,认真落实《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健全城市照明设施节能管理机制,制定了城市街路、办公楼、写字楼、商业门市等亮化标准,要求主要街路两侧的建筑物、门市牌匾必须设置亮化设施。在资金筹措方面,采取市政府投一部分,单位企业出一部分,物业基金出一部分,受益居民集资一部分。三年来,大石桥市共有10个单位设置了大型楼体显示屏;73个单位楼体安装了楼型灯;1540家商业网点安装了霓虹灯牌匾;在改扩建的体育场内安装了照明灯600盏、29个亮化牌。三年来,大石桥市投资2848万元新安道路照明灯1298盏,投资1571万元改造道路照明灯860盏,解决摸黑路23条,投资550万元实施街路亮化和广场亮化。 为确保城市亮化效果,大石桥市还建立了城市照明巡视维护管理责任体系,配备专门队伍,加强设施维护管理。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灯光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道靓丽风景,提升了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