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银光镁业集团,在北京发布了全球最轻量产锻镁轮毂,17寸产品最低重量为5.2公斤起,较同规格原厂铸铝轮毂减重50%。同时表示,全球首条锻镁轮毂大规模连续生产线开始启动预订加工业务,包括整车厂、后装市场、甚至个人预订及团订订单。
对于多数车主而言,银光镁业集团相当陌生。然而在全球镁行业则完全相反。该公司已连续多年在原镁、镁合金、镁深加工领域同行业综合实力排名全球第一,产量约占世界总量10%。同时该公司在环保节能、技术研发、院校合作、质量认证等方面,以及航空、航天、军工、高铁、汽车、数码等领域的镁合金应用,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部分合金制品对我国相关国防领域取得与美俄相近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公司历时4年,率先突破锻造用新型镁合金的研发制备,以及大规模连续锻造两大困扰全球同行业十余年的难题,试制产品已通过多家整车厂各项指标测试。
此前十余年,由于镁合金锻造特别是连续锻造,极其困难,使得产量非常有限,产品几乎天价。仅F1赛车及少量超级跑车才能标配。根据初步检索,2003年,保时捷卡雷拉GT,是首次标配锻镁轮毂的量产车。至于国内目前在售的千万元人民币以下级别的跑车,尚未检索到标配锻镁轮毂的记录。
而银光镁业集团认为,要促进镁合金在汽车行业特别是汽车轮毂领域的大规模使用,必须坚持批量生产、市场定价的战略。为此,该公司将17寸批量预订的价格,直接降到单套万元以下。不仅对发烧玩家是惊喜(仅当于锻铝轮毂的投入,而产出相当于一套锻铝轮毂+轻量刹车),重视驾车感受、操控、安全的车主,也可以尝试传说中的神器,究竟会带来怎样的体验了。
首先提升最明显的,是快速驾驶时,舒适性和车身稳定性方面明显提升,与高一档次车型相当。原因是,汽车的车身重量(簧上重量)与四轮重量(簧下质量,含轮胎、轮毂、刹车等全部重量以及悬挂系统的一半重量)的比值,是决定车身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该比值多数在6.5~7.5之间(180~220的簧下重量,对应1.1吨~1.6吨的簧上重量),数值越高,跳动的四轮,对车身冲击的相对影响也就越小。
四轮减重二三十公斤,直接结果就是,其相对车身冲击力度,降低到与更重的车型(整备质量加码200公斤)相当的程度。颠簸更小,车身更稳,甩尾失控更少。
其次能够改善加速能力,缩短刹车距离,实现节油减排的效果,特别是市内频繁起停时。车轮除了有跟随车身的惯性,还有一份转动的惯性。越重的车轮,让它旋转起来越难,让其停下来也越费力。同样减重,对于不同重量和动力的车型,数值各不相同。但我们可以直观的揣测减重与车身减重的差异:车厢内多坐3位成年人(400斤),加速和刹车固然会迟钝一些;但假如这400斤加到4个轮子上,则足以让人抓狂。同时,锻造产品相对于铸造产品,由于在遭遇超限冲击时更倾向于变形而非碎裂,也可降低意外时伤害的概率。而行业内人士则从产业角度出发,认为此次锻镁轮毂大规模连续生产工艺的突破,可能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又一场轮毂材料更新的时代可能开启。上次铝代替钢,仅减重15%;而此次锻镁代替铸铝的幅度则远超过上次。其次,中国轮毂产业将不再仅仅是价廉、量大的代名词。在镁合金材料,以及连续生产工艺这两个方面,不仅已经达到,甚至部分超越了海外著名同行。当然在款式、设计、品牌、赛事等方面,还需要长期的积累。第三,锻镁轮毂规模量产,可能对汽车产业未来几年的进化,产生难以估量的促进和影响。由于簧下质量此前已几乎减到尽头,使得车身减重相关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受到严重影响:车身再大幅度减重,将难以有效压制四个车轮的弹跳。消费者无法接受蹦蹦车的体验;整个汽车行业,也无法接受暴增的失控和事故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