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镁业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logo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金属镁

镁行业准入条件明确 治理如箭在弦

发布时间:2013-03-12 13:43:37 来源:中国工业报 查看次数:

  “现有冶炼企业生产能力准入规模应不低于1.5万吨/年;改造、扩建冶炼项目,生产能力应不低于2万吨/年;新建合金项目,生产能力应不低于5万吨/年……”这是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的《行业准入条件》明确规定的。

  同时,该份文件在对冶炼企业规模作出相关规定之外,对行业作出了一个准入限制,目的在于规范行业投资行为,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相关人士表示,工信部商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和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制定了上述两份文件,为的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保护,综合利用资源。

  珠海会议出雏形

  “说到这次准入条件的出台,那不得不提到2005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业分会在广东省珠海召开的第八届年会。正是在这次会上,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工业,冶炼分会提出了冶炼企业准入条件,作为征求大家意见稿。”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孟树昆向记者回忆道。

  孟树昆表示,中国工业从1957年由电解法炼开始,至今已有54年历史,特别是1988~2004年的17年,是中国工业快速发展期,当时民营企业快速崛起,工业急速扩张。1992年,我国工业从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业分会统计,1995~2004年的10年,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中国式的皮江法炼得到了长足发展,年均增长率为17.0%。电解法与皮江法炼产能从1995年13万吨,扩展到2004年76万吨,增长了484.6%;产量由9.35万吨提高到45万吨,增长了381%;出口量由4.09万吨提高到38.37万吨,增长了838%。

  “到1998年,中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金属生产国,因此到珠海会议时,我国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产第一。”孟树昆表示,但是,快速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工业发展合理,更不意味着中国是工业的强国。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相关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

  当时,工业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大多数企业仍然直接燃煤,吨耗10吨煤,仍属高耗能企业;受能源、原材料、运输、环保等因素制约,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价格下滑,很多企业在经营上遇到了重重困难;产品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改变原大量出口的局面,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还需进一步加强,国内的应用领域亟待进一步拓宽。

  “低水平重复上冶炼项目时有发生,企业之间无序竞争,影响了国际竞争力,大多数冶炼加工企业规模小而分散,缺乏规模竞争优势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行业的发展。”孟树昆表示,为此,编写行业准入条件的事项就这样被确定下来了。

  准入条件体现分类指导

  “这次出台的《行业准入条件》从上述问题着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要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晋湘表示,不仅仅针对企业规模,同时对企业布局、工艺装备、产品质量、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职业危害防护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对企业达标进行分类指导。

  如在工艺上,新建合金项目,选择符合冶炼要求的白云石资源,采用热法炼且生产效率高、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的生产工艺系统。其工艺技术指标为:还原收率≥80%、硅铁中硅利用率≥70%、粗精炼收率≥95%。

  同时,在综合利用上,要求还原渣综合利用率≥70%。还原渣中氧化的含量≤8%。要积极利用还原渣生产渣硅酸盐水泥等建材产品,减少废渣排放。生产全过程余热综合利用率≥80%。包括回转窑窑头窑尾的余热及还原渣的余热等。

  “但是,出台这次行业准入条件并非一帆风顺。着手调研的时候,我们就遇到相当多的困难。因此,这份文件的公布也是几易其稿。”徐晋湘表示,在调研时就遇到了企业认识不统一、相关指标计量有出入、企业之间技术与装备相差太悬殊等问题。

  “要是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将很难制定具体指标。但令人欣慰的是,不管困难多大,我们还是完成了此次准入条件的制定。”徐晋湘表示,被公告不合格的企业,经整改合格两年后方可重新提出公告申请。不合格企业将在日后的相关财税、银行贷款、土地政策、招工等方面享受不到国家给予的相关优惠措施。

  走低碳循环经济之路

  作为工业界的老同志,孟树昆给记者描述了他心中的蓝图。他表示,首先冶炼行业要实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次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要逐步形成产学研用的发展模式,最终让终端用户成为创新战略联盟盟主。

  他表示,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节能环保增效型的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之路。企业应构建煤焦化——硅铁厂——炼厂共生型产业链。将煤焦化的两种主要产物半焦碳和半焦气分别作为硅铁冶炼和原冶炼的原料和燃料,实现了产业链中各成员之间的物质传递、供给、副产品交换和能量的梯级利用,不仅节约了资源和能源,而且也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指出,要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徐晋湘建议,冶炼企业应大力推广应用节能竖罐蓄热式还原炉清洁生产系统;寻求高效节能环保环形套筒窑的开发与应用;探讨二氧化碳回收与利用和以碳作为新的还原剂进行还原的开发与应用。

  同时,他建议,研究院所、大学、企业应选择战略新兴产业、高铁、汽车等交通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资源能源消耗少、应用潜力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并对转方式、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的合金研发项目,积极开发新型、实用、加工成本低的合金及其功能材料,研究成果向高品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转变,产业化向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节能、低排放、清洁、安全、循环利用转变,应用向国内需求为主转变。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共 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推荐
最新信息
关于我们  |  诚征英才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陕镁集团_陕西省镁金属电子商务中心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4093号-1

Copyright @ 2011-2016 Shaanxi e-Commerce Center of Magnesiu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