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金属镁生产加工基地的战略目标,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积极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开展项目建设,强力打造“中国镁谷”,全市金属镁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2011年,全市金属镁产业实现销售产值51.4亿元,比2010年增长40%,产业整体实力迅速提升,在全国镁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
金属镁终端产品日益丰富
在河南创世电机科技有限公司发电机组车间,几十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上动作娴熟地上箱体、装曲轴,组装发电机组。
“我们生产的2千瓦发电机组的箱体、侧盖、电机支架和台架使用的都是镁合金材料,比普通材料的发电机组一个能轻
以创世电机为代表,我市镁合金终端产品正在日益丰富。在金山工业园区美丽鸟公司、捷美特公司镁合金自行车、电动车及车架项目已经投产,产品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方针,引导企业不断补充延长产业链条,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高速列车部件、
“我市金属镁产业初步形成了从原镁到镁合金压铸件、挤压型材,再到汽车、电动车、自行车零部件,最后到镁合金自行车、电动车、小型发电机终端产品的产业链条。镁合金高端、终端产品日益丰富,我们力争到2013年高端、终端产品销售收入占金属镁产业总销售收入的15%以上。”市工信局副局长延双鹤说。
金属镁精深加工产业蓬勃发展
在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工业园区,明镁镁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高强韧镁合金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公司总经理王鸿远告诉记者,高强韧镁板车间已经竣工,镁合金挤压棒车间正在建设,预计明年春节前可投产。“我们建设的项目是公司与吉林大学合作的项目,生产出的高强韧镁合金各项技术指标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王鸿远说。
明镁镁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引进金属镁精深加工企业的一个缩影。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从我市长远发展和当前产业层次提升的大局出发,将金属镁精深加工作为我市战略新兴产业强力推进,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培育了一大批金属镁骨干企业,新引进开工建设了一批项目,涌现出包括金山镁业、地恩地、创世电机等在内的众多金属镁精深加工企业。我市已成为中国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高品质金属镁及镁合金系列产品加工出口基地,金属镁精深加工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金属镁产业在发展挤压型材方面优势凸显。我市镁合金挤压型材生产企业与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工程中心、上海交大国家镁合金精密成型中心等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镁合金挤压型材科技研发优势明显。
目前已建成20条镁合金挤压型材生产线,形成了富迈特、物华、万德芙等一批在国内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企业,镁合金挤压型材年生产能力已达到5万吨以上,产品种类丰富,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产业发展优势凸显
今年,第四届中国(鹤壁)镁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展厅设在我市国家镁及镁合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为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中心,它代表了质量领域的最高技术权威。
“中心是集检验、科研、标准修订及质量仲裁于一体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测的产品将覆盖镁及镁合金产品的原料和成品。同时,中心还将成为全国镁行业信息发布权威中心,镁产品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以及以科研创新为主的科学研究基地和新产品技术孵化地。”市质监局副局长黄华介绍。
国家级金属镁质检中心的建成对我市做大做强金属镁产业、打造“中国镁谷”,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市不断创造优势,为金属镁企业和产业发展打造平台。我市先后与中国镁协、台湾镁合金协会、清华大学等多家协会、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交流机制和战略合作关系,拥有上海交通大学轻金属研究中心鹤壁分中心、河南省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一系列研发和技术推广平台,在全国金属镁行业技术研发中具有较强优势。
而且,我市在2004年就在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镁业方向相关专业,被命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培训基地”,成为全国首家镁业培训基地,8年来,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金属镁产业发展增添了无数活力。
今年,我市还出台了《中国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鹤壁·中国镁谷)总体发展规划》,提出实施“三五五”系统工程,即建设鹤山原镁综合利用园区、金山镁合金精深加工园区和鹤淇金属镁精深加工园区等三大金属镁产业专业园区;打造标准制定及对外展示平台、仓储交易平台、技术研发转化平台、交流合作平台、人才培养平台等五大平台;形成富士康轻金属产业集群、镁粉(屑、粒)产业集群、变形镁合金产业集群、镁合金零部件产业集群、镁合金应用终端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到2015年力争实现全市金属镁产业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的发展目标。
“在推动金属镁产业的发展中,我们将优化资源配置、设立产业专项基金、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推动校企合作、推动金属镁企业管理创新,大力加快金属镁产业发展,强力打造‘中国镁谷’。”市工信局局长王勇表示。(鹤壁日报记者 李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