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广为所知的概念是,镁价格的不稳定是导致镁消费下降和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作为一个还在成长期,未能进入成熟期的材料来说,价格的稳定和竞争性,是扩大应用的关键因素。近3年镁应用方面所遇到的最大障碍,当属价格问题。
实际上,事实证明这样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尽管2004年-2006年国内价格徘徊在13500-21000之间,平均价格为16300元。但是从2007年起,在镁业外部环境和镁市场供需形势影响下,金属镁进入高成本高价格时期,镁价格从2007年1月份的15500元/吨抬升到2008年5月底最高37000元/吨,增幅达到138.7%。然而,从2008年6月中旬开始,镁价格又一路下滑,到 11月底已经跌到14800元/吨,跌幅为60%。2009年年初的镁价格为17200元,之后全年基本在15000-16000之间低价徘徊。进入2010年,中国镁价格在15600-16700之间波动,并且趋于稳定。2011年以来,镁锭价格在16700-18500之间波动。所以说,镁价格畸高于正常价格的时间只有7个月左右时间,但是给人留下的印象的确是太深刻了。
下面这个图是从金融危机以来到今年4月份国际市场主要金属价格指数变化趋势,最下面的一条线就是镁的价格指数(桔红色),还有就是铝(绿色)、镍(紫色)、铜(红色)、锌(蓝色)、合金钢(灰色)。可以明显的看出来,镁锭的价格在2008年下半年急剧下跌后一直保持相对平稳,不论是涨幅还是波动幅度都远远小于其他金属。在镁全球供应主要来自中国,在原材料过于集中的背景下,商品市场上出现这种情况,应当算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事情。
用来评价镁的性价比的一个重要参数是镁铝价格之比。压铸行业以往普遍的观点是,当镁价格在铝价格的1.3倍以内是,将是镁应用的好时机。
下面的图2显示的是由尚轻时代跟踪统计的中国镁与铝的价格走势图,图3显示的是中国镁铝价格指数。可以明显的看到,2009年以来,这一指数在中国就已经开始低于1.3,并且逐步下降,目前只有1.05。这意味着中国镁价格回到合理甚至略显偏低的水平,以往的观点需要进行转变。
我们再来看看图4国际市场的镁铝价格指数比较,蓝色的代表的是欧洲市场、绿色的是美国市场、红色的是中国市场。由于中国对镁出口征收10%的出口关税,美国对镁的进口征收反倾销税,国际市场镁价格和镁铝价格指数都显著高于中国市场。反倾销税的存在,是美国市场镁价格奇高的根本原因,因此极大限制了镁的应用。近10年来,在全球镁产销量增加的背景下,美国镁消费量反而在下降,这对在全球范围扩大镁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的障碍。
表1. 2011年6月底中国、美国、欧洲市场铝和镁价格
中国 RMB/t美国 USD/t欧洲 USD/t
镁价格1810055003350
铝价格17220(SHFE)2503(LME)2503(LME)
镁/铝1.052.191.33
相比较之下,目前中国的镁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是镁扩大应用的好时机和关键时期。同时,中国对镁深加工产品的出口给予5%-13%的退税,鼓励出口,也使得中国成为镁合金加工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最佳投资地。
历史经验表明,如果镁价与铝价回到合理水平,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市场等待着我们。
图4.2007-2011年中国、美国、欧洲市场镁铝价格指数 (来源:尚轻时代)
镁合金压铸件的成本优势开始显现
我们经常听到专家讲镁材料的优势,特别是对轻量化的贡献,但是对很多用户来说,在材料选择和评估时更关注的、甚至放在首位的还是制造成本。很多用户都愿意用镁合金来说事,到用时却停滞不前。尚轻时代最近调研,尽管中国各级政府为镁合金产业化研发项目投资一直继续,成果也鉴定了不少,补贴发了也不少,但是实际上,目前的镁合金使用量与2007年相比,却是逐年下降,交通轻量化中的材料替代,真是曲高和寡,这个客观现实令人遗憾。原因可能很多,镁合金零部件制造成本因素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
我刚刚参加完在捷克召开的国际镁协大会,乔治费歇尔公司的一位高管大会上表示,目前镁合金价格已经处于合理区间,镁铝价格比也是合适的,镁合金汽车零部件成本已经略低于铝合金部件,他期待这种比价关系能够持续,这将有利于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更多的选用镁合金。
表2. 当前欧洲铝/镁合金压铸部件生产成本举例比较(2011年5月)
铝镁
铸造过程100%85%
工装准备100%104%
合计(不包括金属)100%95%
重量100%66%
金属成本 kg/ kg100%146%
与金属相关的成本kg20%30%
每件金属成本 100%105%
成本合计(包括金属)100%98%
乔治费歇尔公司这位演讲人特别说明,以上参数是以海镁特镁业公司AE44合金作为基准的。同时还应该说明的是,在加工模具使用方面,镁合金是15000次,而铝合金是10000次。以上并且没有考虑部件的减重节能效果,仅仅是从部件制造环节来进行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