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受市场需求不足和价格因素影响,被誉为“黑金”的榆林煤炭工业进入史无前例的转型升级“阵痛期”。然而,“黯然失色”之际也孕育着重生。今年1月23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专门讨论了榆林兰炭助京津冀地区减霾问题,被誉为“环保卫士、治霾利器”的榆林兰炭受到青睐,榆林兰炭产业“化蛹成蝶”指日可待。
进入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的新阶段——
榆林兰炭副产品基本全部实现利用
兰炭是榆林的“土著”产业,生产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主要是把煤炭经过中低温干馏后得到较低挥发分固体炭质产品,是榆林煤炭资源进一步加工利用的“鼻祖”。榆林兰炭具有低灰、低硫、低磷、低铝、高固定碳比、高化学活性和高比电阻率“三高四低”的优质特性,逐步取代焦炭、无烟煤而广泛应用于铁合金、电石、冶金、钢铁冶炼和民用煤领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榆林兰炭生产工艺不断进步,已经成为承接原煤生产和载能工业的特色产业,上接原煤开采,下联载能、化工、电力等产业,是循环经济链条中的重要环节。
截至2014年,全市已有兰炭企业83户,建成产能4946万吨,实际生产达到了2630万吨。产品除了销往国内主要的工业基地外,还有部分出口到了日本、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
为推进转型升级顶层设计,榆林市提出了“用煤先取油”的煤炭利用新模式,将兰炭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打造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升级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低温热解为先导,发展以煤炭分级转化梯级利用为目标,打造基于煤炭热解—气化—加氢—发电一体化多联产综合利用,高转化、大循环、低成本的现代煤化工体系。
目前,榆林兰炭生产已经走出了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初级阶段,进入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的新阶段,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基本上全部实现综合利用,干馏煤气用于发电、冶炼金属镁以及制甲醇、合成氨等产品,煤焦油全部采用高压催化加氢技术加工柴油馏分和石脑油组分。
PM2.5排放量仅为原煤的1.8%,多环芳烃排放量降低97%以上——
为京津冀找回蓝天
今年初,国家能源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专门讨论榆林兰炭助京津冀地区减霾问题。国家能源局、陕西省政府和榆林市政府,分别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拿出榆林兰炭助京津冀减霾效果专题研究报告,为榆林兰炭进入京津冀治霾做准备。
目前,榆林市委托中科院地球环境所完成了《榆林兰炭与原煤民用燃烧排放因子对比分析报告》和《京津冀地区民用煤替代减排效果评估》检测报告。
报告显示,原煤经过中低温热解后,PM2.5、多环芳烃等排放因子大幅降低,接近甚至优于优质无烟煤。升级后的兰炭型煤和清水兰炭,PM2.5排放量仅为原煤的1.8%左右,对健康影响最大的多环芳烃排放量降低97%以上,兰炭用于民用及直接分散用煤,具有极为显著的减霾效果。
2013年京津冀地区民用及直接分散用煤量4424.04万吨,如果用榆林兰炭替代烟煤,仅一次PM2.5排放量可以减少50万吨以上,SO2可减排约25万吨。如果用兰炭替代优质无烟煤,一次PM2.5的排放量可以减少近1/2,SO2可减排约20—40万吨,多环芳烃排放量降低约6—8万吨。
报告还显示,兰炭用在炼铁、建材、电煤参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领域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减霾效果优越。
受制于现有生产条件、技术条件和资金问题影响,当前榆林兰炭生产不少企业仍装备简单、工艺低端、市场单一,环保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粉煤干馏工业化尚未完全打通,生产成本高、规模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产品进入京津冀和产业做大做强。
为此,榆林市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加快兰炭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拓展兰炭市场,兰炭已实质进入民用煤、高炉喷吹等新领域;煤粉干馏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工业化示范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兰炭产业发展地位进一步提升,行业准入等关键环节即将取得实质性进展,正处于突破“最后一公里”关键时刻。
榆林市规划到2020年,全市煤炭中低温热解规模达到1亿吨,届时兰炭品质全面提升,成本较目前传统炉型下降50%,市场供应能力和竞争力将大幅提升。榆林的兰炭产业犹如山窝窝里飞出的一只“金凤凰”,成为榆林最大的煤化产业和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短评
为兰炭产业配套支持政策
榆林兰炭源自榆林优质环保的神府煤,采用中低温热解技术,实现了煤炭分级分质梯级转化,产出的兰炭保留有煤的特性和使用价值,民用和工业用各项污染指标均接近或优于无烟煤,生产具有水耗小、投资少、能耗低、转化高的优势,生产过程副产品全部实现综合利用,是目前公认的煤炭资源使用最合理的方式,榆林低温热解技术取得了国内领先地位。
但是,目前榆林兰炭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受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影响,兰炭市场需求不足,产品消费税过重,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经营陷入亏损境地,严重挫伤了兰炭健康发展的“元气”。
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由量向质转型升级,环保成为了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第一因素,这就要求调整发展思路,在国家层面把具有“环保卫士、治霾利器”的兰炭产品列入洁净煤行列,将煤炭中低温热解列为鼓励发展产业,把关键技术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提升产业地位。
煤焦油轻质利用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技术,是可以替代原油的新型清洁能源,应作综合利用生产的燃料。公路收费、铁路运力、物流配送、财政补贴等方面出台一揽子配套支持政策,开展能源生产消费革命试点,开拓市场,将优质的清洁兰炭用于更多的生产生活,为我们创造更多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