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开始的降价在本周仍然继续,实际出厂价格2000元/吨的价格出现,价格重心重新触及到2007年以来的最低位。跌跌不休的局面,越来越低的价格,让我们不禁想到了上一次的降价。上次的“血雨腥风”,仿佛还在眼前。那么,我们也希望能从两次降价的对比中,寻找到相似和不同的地方,以期对后市形成清晰的展望。
降价状况:
上次降价从5月中旬开始,至6月底才逐渐触底。降价持续了将近一个半月时间,出厂价格更是从2550-2600元/吨一路降至2050-2150元/吨,平均降幅在500元/吨左右。且由于出货不畅,最低成交价已比2007年的最低价更低,出厂最低价在1800-1900元/吨,个别更低也有零星出现过。
本次降价从8月底开始,至目前仅20天左右时间,但是降价速度之快,出乎了多数人意料。本轮降价出厂价格从2350-2400元/吨一路降至目前的2050-2150元/吨,平均降幅在300元吨左右。就价格本身而言,本次降价起点较低,所以降幅相对较小,最低价2000元/吨,也比上次的最低价要高。但是降价速度并不亚于上次。
影响因素:
两次降价最终原因均是因为供需的失衡,只是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存在一定区别。
上轮降价供需失衡则是一直贯穿其中的主要原因。5、6月份进入PVC集中检修的季节,且今年PVC的检修更集中、时间更长。双欣化学、鄂尔多斯氯碱化工、河南昊华宇航、神马氯碱、陕西金泰、伊东东兴、君正化工、陕西北元的检修陆续进行,电石需求量创下今年最低,外加配套电石的外销冲击市场,最终导致了电石库存满仓,PVC门前待卸车辆较多,最多的企业待卸车数量超过400辆。到处都是卖不动卸不完的电石,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降价。
本轮降价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供需失衡。从天津港爆炸这一导火索开始,出口完全受限,一个月有1w多吨的电石量失去了需求;随后因抗战阅兵,北方PVC企业开工纷纷下降,或是暂时检修,多数PVC企业的开工维持在偏低水平,导致了电石需求量的明显下降。外加运输障碍、贸易商心态不佳等影响,综合带来了此轮的降价。
后期展望:
降价已成定局,而2次降价的状态也几乎相同,目前价位也已到了和上次相同的最低位。那么两次降价后,后市能否走出相同的走势呢?
上轮降价触底后,小电石炉纷纷停车,大电石炉也纷纷开始焖炉躲避风险,电石整体供应量下降,市场几乎未留喘息时间,偏低价便开始减少。随后,在小幅波动了20天之后,电石涨价拉开序幕,半月时间出厂价格便一路从2050-2150元/吨涨至2350-2400元/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快速的价格上涨,也仅仅只是维持了半月时间,随后市场便开始涨价乏力,陷入了博弈。
此轮降价进行到目前,市场价格已经重新回归至了7月下旬的状态,但截至到目前,电石供需失衡的局面还未改变。电石炉停炉避险或是焖炉现象暂不明显,PVC企业的开工负荷恢复也显得较为缓慢。供应量充足,需求仍不给力,供需之间的博弈仍在延续。所以考虑目前价格的偏低位置,市场的底部已经逐渐到达,但若考虑当前的供需状况,价格低位还将维持一段时间。10月份主要仍需观察PVC企业的开工恢复状况和计划检修状况。供需的变化仍旧将是未来影响市场的最主要因素,电石价格如上轮似的反弹,也只能等到货源紧张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