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电石产能达到4183万吨,但产量只有2600万吨,开工率仅62%。今年初开始,由于电石需求持续低迷,产品价格不断下滑,行业亏损面逐渐扩大,不少企业步入限产、停产之列;加之环境污染也比较大,行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走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对此,多家电石企业表示,在用电、技术创新、延伸下游、扩大融资等方面,迫切需要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
电石企业是耗电大户,电价在电石成本中要占到近一半,如何降低电力成本是行业的头等大事。很多企业都表示,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让电石企业从发电企业进行电力直购,是降低电力成本很好的实践。
在2013年甘肃省发改委的主导下,国网甘肃电力公司与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一道参与大用户直购电工作,保证了直购电工作的顺利开展。2014年电力客户和7家发电企业达成直购电交易。电石企业从中尝到了甜头,希望这种模式能够扩大推广。
甘肃金泥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永生对记者说:“电价小幅下降,对电石企业就是巨大的帮助。所以,电石企业很想充分利用这一利好政策,希望有关部门积极想办法推进大用户直购电工作,以实现企业节本增效。”
记者了解到,蒙西电网输配电价改革方案已于6月底落地,这意味着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继深圳之后扩容,并首次在省级区域试点。对此,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豹认为,电力体制改革一旦全面深入推进,对电石企业等电力消耗大户是很大的红利,希望国家引导电石企业与电力企业联合消化煤炭企业过剩产能,实现电石企业、电力企业与煤炭企业的多赢发展。
关键新技术的研发可以提升整个行业的能效水平。但是很多电石企业负责人都表示,新技术开发往往需要大量的投资。在目前的行业经营状况下,企业的不少技术研发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此,中国电石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传玮持相同观点。他认为,电石行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传统行业,企业自发加大技术创新和改造力度会比较困难。电石行业中例如氧热法电石炉新型生产工艺、自动化出炉机等先进技术都会对整个行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希望国家对电石行业的科技创新、改造等方面有一些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
记者了解到,电石炉气转化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和废渣综合利用是电石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两个重要方面,但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大部分电石企业的这两项工作推进程度并不理想。
“电石炉气生产化工产品,不仅实现了节能降耗,而且降低了CO2排放。按照电石行业准入的要求,国家也鼓励电石炉炉气用于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希望国家能出台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引导更多的有条件企业将电石炉炉气生产成化工产品。”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电石产业总经理张立说。
杨传玮认为,加快下游产品研发和技改创新同等重要。石灰氮可以作为农药、化肥去使用,现在也正在进行相关技术推广。像这些能缓解过剩矛盾的下游产品及应用,国家应给予相应的研发和推广支持。
“电石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废渣,由于成分不稳定在实际利用上存在困难,造成废渣的利用率不高。希望国家也能就电石生产中的废渣综合利用给予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促进电石生产废渣的综合利用。”张立说。
由于电石行业这些年被一直被列为高能耗行业,民营企业还遭遇了贷款难。就这个问题,杨传玮对中国化工报记者说:“目前电石行业整体运行不理想,下游企业结款困难也使电石企业运行雪上加霜,因此部分电石企业需要贷款来盘活企业流动资金,并且进行技术改造和添购新设备来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竞争力。我们呼吁银行给企业放贷时要依据电石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经营好的应该提供贷款支持,不能简单地把它列入高能耗行业,进行‘一刀切’。”